同樣的七八個人的陣型,同樣的各持長短不一的兵器,看上去是那麼樣的熟悉,就彷彿見到了鏡子裡的自己一樣。

只可惜這面鏡子質量不太好,對映出來的圖案也不太真實,對面的鴛鴦陣明顯是隻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但是僅僅是相似的形狀,就足夠讓蕭文明感到震驚了:“顧樂安!是顧樂安!”蕭文明大神喊出了這麼個名字。

沒錯,就是前進屯的百戶顧樂安!

這傢伙素有異心,並且還曾刻意模仿過蕭文明的鴛鴦陣,蕭文明一直把他看作眼中釘、肉中色,非得除之而後快!

並且這次在出徵倭國之前,蕭文明為了防止他趁虛而入,特意研究過它的動向。

根據那時的可靠情報,顧樂安分明是被康親王叫到京城洛陽去了,應該是向大陸的西邊運動,怎麼他實際的動向卻是南轅北轍,來到大陸東邊的海島之上?

蕭文明曾經也曾猜想過,那支突然出現在倭國的中原軍隊,會不會是顧樂安的人嗎?然而這個猜想他很快就自己否決了,畢竟隔開兩三千里的距離,隔開無數的崇山峻嶺,隔開波濤洶湧的大海,這些客觀的條件是無法逾越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然而搞到最後,終究還是情報出了岔子。

但是不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既然敵人出現在了前方,那蕭文明就必須要將它消滅!

尤其是對那個處處模仿自己,並且野心同樣巨大,甚至更加急迫的顧樂安,蕭文明更是要想盡辦法讓他儘快掐滅!

所幸顧樂安的鴛鴦陣也就學了個形式,論起戰鬥力,比起蕭文明正宗的,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要知道,鴛鴦陣的陣法固然重要,但更多的只是一個外形,真正的核心則是陣中將士親密無間的配合。

現實當中,將鴛鴦陣玩得出神入化的戚繼光,就是這樣操作的——他在建立戚家軍的時候,所招募的大多是同鄉同族,大家說著同樣的鄉音、有著同樣的出身、甚至原本就是親戚,配合起來當然親密無間,能夠做到同仇敵愾。

蕭文明的蕭家軍更是將這條原則貫徹到了極致。

大家都是臨海屯幾輩子的子弟了,從小都是光屁股撒尿和泥長大的,死了一個弟兄,比自己死了都傷心,打起仗來當然就更加能夠擰成一股繩,幾個人的力量合到一處,自然是威力倍增。

而對面就不一樣了。

固然為了儘快實現戰鬥力,顧樂安招募的都是江湖上的一些高手,這些人雖然各自都懷著一些武藝,論起單打獨鬥,或許蕭家軍的兄弟還真不是他們的對手。

但是他們都是些江湖上混的老油條了,無不是些自私狡詐的傢伙,其中還有不少人因為門派之分、因為信仰之別、因為利益糾葛,彼此之間甚至有著仇恨,就憑這些人怎麼能夠實現良好的合作呢?

一番交手過後,對面已是敗局已定,陣型被整體向後推了有二三十步。

這時溫伯明建議道:“蕭兄,聽說這個顧樂安不是好人,眼下正是個好機會,可以將他一舉剷除,正當發力猛攻,將其殲滅!可是就怕猛衝猛打,咱們自家弟兄也會有所損失……”

是啊,蕭家軍是蕭文明的寶貝疙瘩,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每損傷一個,他都得肉疼好一會兒。

然而兵兇戰危,尤其是面對難纏的對手,死傷又怎麼可能避免呢?

這時的蕭文明已經暗下決心——這一仗,自己可以付出十位弟兄陣亡的代價,一定要將顧樂安這些人馬就地消滅!

因為根據他的瞭解,顧樂安現在招募起來的人手,也就六七百人左右,眼下在自己面前的就有五百多人,可以說是他當之無愧的主力人馬。

如果能在此將其撲滅,那麼顧樂安短時間內也就掀不起什麼風浪來了。

並且其中還存在一種更有利的可能性,那就是顧樂安本人也在隊伍當中,只不過他不願意露面而已。

如果能將他殺死在亂軍之中,那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不但暫時可以排除顧樂安這麼個跳樑小醜的影響,並且前進屯百戶的位置也空出來了,蕭文明可以再想辦法競爭一下這個位置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