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蕭文明是這樣想的,富山吉秀也是這麼想的。

他哭喪了一通之後,終於提出了自己的請求:“爵爺,求求你了,求你派兵救救我們方山家吧!你要是不出兵,方山家可就完蛋了!”

不能不說,富山吉秀的請求正合著蕭文明的心意。

然而出兵,並且出動的目標是倭國,那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不是蕭文明一拍腦門就能定下來的。

因此蕭文明並沒有當場答應富山吉秀的要求,而是撫慰了他幾句,讓他現在臨海屯住下來,先休息幾日,蕭文明自會拿出主意來。

這個主意可真不好拿。

安頓下了富山吉秀,蕭文明便親自騎馬,跑了一趟溫伯明安在臨海縣城之外的草堂。

溫伯明雖然愛賣關子,卻並不是個扭捏的人,聽了蕭文明的介紹之後,他立即甩出了觀點:“我早就叫蕭兄把倭國的是敲定下來,和你總說,用什麼經貿方法就可以鎖住倭國。如今終於是夜長夢多,鬧出禍患來了吧?”

“溫先生就不要說風涼話了,當初我怎麼會不知道溫先生的主意好呢?只不過我也沒有這樣的實力,更不會想到中原會有人插手倭國的事務,因此才耽擱下來了……”

“那蕭兄現在應該有了足夠的實力吧?你剛造了三艘新的海船,上面還安了炮,前兩天試射的時候嚇了我一大跳,足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夠可以震懾一下倭國了!”

溫伯明雖然是一句問話,但意思卻十分明確。

蕭文明確認性地問道:“那麼溫先生也建議我出兵倭國了嗎?”

“那是自然,現在不出兵能行嗎?也不知哪裡來的中原人,聯通倭國本地的諸侯,已經快把蕭兄紮在倭國的釘子拔掉了。還這麼逡巡猶豫,豈不是要壞大事?”

溫伯明所說的就是蕭文明所想的。

也是該到了出兵外國的時候了!

這一次出兵倭國,倒也沒有必要幫著方山家把倭國徹底統一了,而只需要驅逐一下敵對的勢力,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在倭國國內畫下一道紅線,並且向所有的倭國諸侯宣示:

這道紅線是我蕭文明畫下的,誰過線誰死!一隻手過來,那就砍手;腳過線就砍腳,手腳一起過來,就手腳一起砍了!

行動若是成功之後,就可以將蕭文明的勢力在倭國徹底穩定下來,除了給蕭文明帶來實際上的好處之外,對於蕭文明還別有一分誘惑。

因為此時的倭國就是彼時的日本,在彼時的時空,中原和日本就有著不共戴天之仇,在這個時空蕭文明能夠征服倭國,那幾乎可以算是在替另外一個祖國報了仇!

然而下決心容易,可真正的出兵征服倭國的時候,所面臨的困難也是蕭文明所不得不考慮的。

蕭文明幾乎可以肯定,就憑自己手下蕭家軍的力量,就憑自己心打造的三艘新銳的戰艦,再憑藉自己的手腕籠絡一些倭國人,那麼想要在倭國建立自己的勢力,並不是一件十分難的事情。

然而倭國情況不明,再加上有未知的勢力的介入,那蕭文明辦這件事情的時候就不能託大,不可能五百蕭家軍還兵分多路,承擔不一樣的任務。

否則,蕭文明這次出兵,只能帶蕭家軍的一部分,實力得不到徹底施放,這樣半吊子地做事,極易引發失敗。

所以說下定決心了要出兵,那就點齊所有的人馬,而這樣做又會導致臨海屯的空虛,偏偏蕭文明視力發展的不慢,可得罪的人也不少,各方面敵對的勢力都有可能趁虛而入。

只有蕭文明將他們逐一解決,或者是暫時壓住之後,才能在確保老家安寧平穩的前提下,放心大膽地出兵征討倭國。

幸好蕭文明現在麾下精兵良將極多,庫房內可以調動的資源也不少,可以讓他逐一排除各種隱患。

首先是朝廷那邊,蕭文明請來臨海縣令牛慶東,讓他代替自己,向朝廷把今年的關稅一共五萬兩銀子交上去。

原本這筆銀子,是要等到秋後算賬的時候再向朝廷繳納的,現在蕭文明有大事要辦,乾脆就提前交出去了,既可以讓朝廷少在自己面前指手畫腳的,也可以讓他們產生錯覺,覺得蕭文明的臨海屯和臨海港十分平穩。

而蕭文明本人,也正在安心當一個替朝廷理財的角色,不會鬧出什麼妖蛾子來,順便也麻痺一下,在朝堂之上對自己懷有敵意的康親王。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