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2 利器(第1/2頁)
章節報錯
火炮現在笨重的特性,正好完美適配戰船的平臺,把炮安到船上去,那所有的問題全都迎刃而解。
好傢伙,蕭文明一不小心就已經邁上了大炮鉅艦的時代了!
只不過現在蕭文明的火炮還不多,馬青辛辛苦苦這邊也只攢了十門銅炮出來,恰巧只夠裝備一艘戰艦的。
就臨海屯這座鐵匠鋪子,不僅要生產研製火器,還得保證冷兵器的正常更新,還得劃撥出去一部分生產力製造農具,還要負責紡織機械的製造和維修。
這麼一點生產力,要生產的東西那麼多,怎麼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不過雖然裝備的只是一艘戰船而已,但是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雖然火炮發射的還是實心鐵彈,瞄準的精度也很成問題,兩門同批次的炮,打出來的距離和角度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海戰瞄準本來就是一門玄學,說不定真打起來的時候能夠歪打正著呢!
況且說難聽點,就算火炮打不準,只要能夠打響了,就能嚇唬住別人,把別人的膽子給嚇破了,那作用也就起到了。
蕭文明是見過富山吉秀的倭國的船,以及索菲亞的西洋的船的。
他們的船雖然建造工藝不一樣,技術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但打起仗來還主要是靠弓箭和撞擊,都沒有使用火器。
所以說,蕭文明這一搜安裝了火炮的船,不出意外就是他這個位面中的世界上第一艘火炮戰艦了,也不知比真實的歷史要早了多少年。
蕭文明可不是個低調的人,有了這樣的利器,他當然要出去炫耀炫耀,順便檢驗一下艦船的可靠程度。
一開始,蕭文明只在臨海港附近航行,千篇一律地航行得無聊了,便沿著海岸線向南、向北多航行個半天的距離,一天能打個來回。
這樣走了幾回,蕭文明又覺得不過癮了,想著反正也是一天左右的路程,那就乾脆再延長一天,可以去捕魚島轉轉。
這次去捕魚島的航程,是蕭文明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團隊第一次出外海,大家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不過航程卻異常的順利。
只是現在正值春季,大海上的東南信風方興未艾,逆風而行的航行不免有些慢了,不過蕭文明此次出航。
本就是為了練兵,慢就慢一點好了,保證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意外並沒有發生在蕭文明的艦隊上,卻發生在了捕魚島上。
遠遠看著那座原本十分熱鬧——熱鬧的近乎無序——的小島,如今卻變得死氣沉沉,島上空有幾間剛剛建起來的房屋,卻見不著有什麼人類活動的跡象。
要知道,小半年之前,這裡還是一處極其繁華的交易場所,島上的人烏泱烏泱的轟不走、趕不跑就跟蒼蠅似的,怎麼一轉眼就成了醫院裡的太平間,變得門可羅雀了?
雖然之前也發生過一場海戰,不過這場海戰說到底也不過是三艘船之間的互相碰撞,持續時間短,烈度也不是很大,要不是中了董鴻儒的計,商人們還擠在海灘上瞧熱鬧,不可能把他們嚇成驚弓之鳥。
而海戰的始作俑者董鴻儒——根據林丹楓提供給蕭文明的情報——就一直窩在福建泉州,就連原川家的倭寇,也大多跟他在一起,根本就掀不出什麼大浪來,按理說捕魚島應該很快就能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才對。
蕭文明越想越是不對勁,膽子一大,便帶著七八個蕭家軍的兄弟,放下大船上的小船,便親自上捕魚島上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