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7 豬隊友(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兄是聰明人,我是什麼意思,蕭兄應該心裡清楚。很簡單的一條,就是蕭兄要自重身份,名義上康親王是主使,可實際上蕭兄卻是掌握全域性的人!”
溫伯明這話對蕭文明真有醍醐灌頂之效。
其實一直以來,蕭文明的追求的,不就是這樣嗎?
雖然只是區區一介千戶,但是在事實上所蘊含的能量,卻要遠遠超過那些所謂的達官貴人。
這種效果越是到了關鍵的時刻就越是明顯——哪怕你是康親王,只要出了洛陽,漸漸遠離了朝廷統治的核心,慢慢失去了朝廷軍力的保護,你在我面前也就是隻咩咩叫的小羔羊,還想做什麼龍子鳳孫的夢?
康親王卻沒有這樣的覺悟,他心裡想的,還是自己是堂堂的親王是皇帝的親弟弟,地位屬於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有人都得乖乖聽他的!
因此此次出使戎羌,康親王也是擺足了譜,拉大旗、扯虎皮,把自己精心豢養的幾十個王府護衛也都帶上了。
康親王手下的王府護衛,總數應該有三四百人之眾——他的底細,蕭文明是清楚的——但是這次卻只出動了七八十人,可見也是精中選精選出來的。
可在蕭文明看來,這些個王府護衛就像是過家家一樣,平時欺負欺負小老百姓也就算了,打幾個白炎教就是他們的極限了,然而要是在北方戈壁草原上亂說亂動、耀武揚威,那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就這樣,由皇帝委派大太監六麻子在洛陽城門送行,蕭文明點起四百蕭家軍的弟兄,會同五十戎羌武士,以及康親王府的七八十個王府護衛,攢起五百多人的隊伍,出了洛陽北門,浩浩蕩蕩地透過青嶺山口,又在連綿不斷的高原丘陵之中穿行了幾天,雙腳終於站在了荒漠黃土之上。
在這一路之上,康親王走的十分痛快,甚至沒有料到這一路會走的這樣的順利。
因為在離開洛陽之前,他康親王府也有一兩個有見識的幕賓,他們一早就給這位年輕的王爺提過醒:說是戈壁灘可不同於福建,乃是危機四伏的地方,只要一不小心就會面臨巨大的危險,甚至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
可是這一路走來,一隊人馬卻是異常的輕鬆,別說誰有敢來挑釁的對手了,就是豺狼虎豹都沒見一隻,平靜得有些乏味,安全得有些無聊了。
康親王不知道的是,這樣的安全和平靜,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他不知道自己護送的這支戎羌使團,可並不只是一支尋常的隊伍,而是集結了各部落長子的所謂“長子使團”,幾乎代表了戎羌所部所有部落的利益。
任何其他遊牧部落敢來挑釁,就會面對戎羌所有部落的圍攻,相當於自己找死……
而康親王更不知道的是,為保證隊伍的絕對安全,戴鸞翔還派了自己的兒子戴松,率領了兩千人馬的輕騎兵,不遠不近、死死地跟在距離蕭文明不過半天路程的距離之內,既避免打草驚蛇,又可以做到及時呼應,可以說上了一道
雙保險。
但是更重要的是,康親王的雙腳,此刻還沒有正式踏入戎羌的勢力範圍,依舊是在大齊朝勢力的影響之下。
九曲黃河、迤邐流淌。
大河以北,一向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天下;大河以南,則是中原漢人的家鄉。
而所謂“九曲黃河”,除了形容大河蜿蜒曲折之外,更是因為黃河的走勢就呈現一個“九”字形,“九”字隆起的部分就好像一個大口袋,被稱為河套地區。
河套地區雖然依舊在黃河以南,一向以來都是中原漢民的土地,但也是中原王朝直面北方遊牧民族的最前線。
這裡長年累月飽受戰爭的摧殘,民生已然是凋敝不堪,舉目望去,無論是高山還是平原,無不都是光禿禿的,寸草不生。
只有臨河的幾片土地上,因為灌溉方便才稀稀拉拉地種著幾畝莊稼,而大量的田土,雖然肥力差了一些、灌溉稍微艱難了一些,但也並不是顆粒無收的狀態,卻也被簡單地拋荒了……
在莊稼地旁邊,懶懶散散地擺了幾座平房,就是附近村民的居所了。
只可惜這幾處民房也是死氣沉沉的毫無生氣,要不是看著民房煙囪裡,還冒出一絲一縷的炊煙,蕭文明都還以為就這幾座破屋子,應該早就廢棄了吧……
蕭文明特意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裡的百姓飽受戎羌的騷擾,家裡面只要稍有一些浮財,就會被南下搶劫的戎羌通通搶光……
與其便宜了他們,不如吃光花光來的得核算,就是種地也只需種自己夠吃的也就醒了。於是漸漸的,河套地區的百姓也就變得不事生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