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高興,金口玉言便滾滾而來。

先是正式冊封蕭文明為“信義郎”,給蕭文明賜予一個爵位。

這件事情皇帝乾綱獨斷,不用再交朝廷議論了,當著皇帝的面就由衛玉章親自起草,在乾清宮裡面就用皇帝的玉璽封裱之後,當場就頒發給了蕭文明。

大凡賜予爵位這種榮譽稱號,旨意的文辭都要極盡華美,協作起來並不容易,但是這種文章有個好處,那就是格式固定統一,對於衛玉章這樣的文字高手來說,不過是一揮而就而已,費不了什麼大的功夫。

第二件則是替溫伯明的心上人蘇舜欽一家赦免賤籍。

這樁事情,是皇帝老早就已經答應了蕭文明的,但在衛玉章耳中聽來卻頗為突然。

溫伯明雖然是衛玉章的門生,但他同一個賤籍的女子搞在一起,著實令他意想不到。並且此女,還是因為是舊黨後人,而被貶為賤籍的,這又牽涉到二十年前的新舊黨政,忽然將他赦出賤籍,對於衛玉章這麼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個新黨領袖,是一件頗值得玩味的事情。

因此擬寫這道聖旨的時候,衛玉章就多留了一個心眼,讓聖旨的本意儘量往愛護百姓上去靠,而不提黨爭的一字半句。

皇帝提出來的第三件事情,則大出眾人的預料,既沒有徵兆,也同現在談論的議題沒有多大的關聯。

只聽皇帝不知怎的突然間想起了徐州同衢州交界的那一處前進屯,並且下旨將前進屯交給一個叫做顧樂安的人去主持事務。

後來蕭文明找了個機會向大太監六麻子打聽,這才知道是蕭文明等人來之前的兩三天,在黃河邊上先走了幾步的康親王就已經過來見過了皇上,大抵也提到過前進屯的事情。

不過看樣子蕭文明之前給董鴻儒狠狠告了一狀,總算是發揮了作用了,就是康親王有心推薦董鴻儒這個白炎教的炎尊,皇帝也並沒有答應,而是另選他人。

至於這個叫什麼顧樂安的人,蕭文明聽說過他的名字,在南下福建平叛的時候也同他見過一兩面。

記得這個顧樂安原本是一個福建地方上的鄉紳,臨時拉起了一支人馬,幫助朝廷作戰。此人不僅識文斷字,並且也還算有幾分軍事上的才能,打過幾場勝仗,也消滅過幾股白炎教。

按理說,在平叛的過程中,顧樂安的功勞並不是最出眾的,也不知是走了誰的門路,才在皇帝這裡掛上了名,算是有了個正式的官職。

要是真的論功行賞的話,功勞最大的除了蕭文明之外,那就是蕭文明手下那三個頭目,再派出他們三個之外,就只有在蘇州南下、並且打滿全場的幾個屯田所的千戶和百戶裡面選了,就比如南湖屯的曹瑞。

因此皇帝想要選人升官當這個百戶,最好就是直接提拔蕭文明手下的三個頭目中的一個。

不過現在的結果,蕭文明也能接受——只要不是董鴻儒,當什麼都好說。

這次蕭文明進宮又是滿載而歸,不但捧回了給自己進晉封爵位的聖旨,還把溫伯明夢寐以求的旨意帶出來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