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9 鬼話騙誰呢?(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和達多這邊正說著話,康親王卻似乎反應過來了。
他忽然走到蕭文明身邊,指著他的鼻子變質問道:“蕭文明,你既然知道這個達多是戎羌的王子,為什麼不早點報告朝廷?你這是犯了欺君之罪,還敢在這裡大言不慚”
“哦?是嗎?康親王怎麼知道皇上就不知道達多的身份呢?”
蕭文明這話又把康親王說得一怔:“那不對啊,本王離開洛陽的時候,皇上可並沒有告訴過我,這個達多的身份啊!”
“這事,王爺就不應該問我啊,應該去問皇上才對吧?”
最後一句話對康親王的震撼要超過之前所有話的總和。
聽蕭文明話語的意思,皇帝是知道達多身份的,這就是不願意告訴他的這個弟弟——這不是明擺著想讓康親王出醜嗎?
這已經不只是單純的一個信任不信任的問題了,簡直就是在故意拆臺、故意為難、故意作對、故意挖陷阱!
皇帝對自己的態度惡劣到了這種程度,也著實讓康親王感到心寒了……
但其實康親王大可不必往這方面去想,皇帝對他的態度差固然不假,但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沒有必要在這種事上同他為難。
實際上,這當中有了這麼一個時間差——是蕭文明離開洛陽之時,才專程上了一小篇奏章,託相國衛玉章帶給皇帝,奏章裡將同戎羌談判的過程簡略的總結了一下,並且還點明瞭翻譯多達的真實身份。
而上呈奏章那麼慢的原因,是因為蕭文明對達多的身份,一開始只不過有一個初步的猜想而已,真偽並沒有落實,也就不敢“風聞言事”干擾皇帝的決策。
直到將要離開洛陽的時候,這個猜測才最終得到了證實,蕭文明便不敢延誤,趕忙上奏章陳述,這已經是最快最快的速度了。
蕭文明自己心大,原本是想不出這一點的,還是經溫伯明提醒以後,並且由溫伯明本人代筆才寫了這樣一道奏章。
當今這位聖上的厲害,蕭文明是見識過了,表面上裝著大度,其實心眼很小,任是誰都不肯信任——達多的真實身份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還是多費一些筆墨,多費一些功夫,把事情說通了為好。
所以說等蕭文明離開洛陽的時候,皇帝恐怕都還沒有收到奏章,也還沒有知道達多的身份,當然也就不可能告訴康親王。
也就造成了現在的康親王是一肚子的狐疑,真不知道皇帝還有多少事情瞞著他,也不知道眼前這個刁鑽狡猾的小賊蕭文明,是不是合著夥在同皇帝唱雙簧,也想要狠狠坑他一下……
今天這一次,康親王是真真切切的感到了害怕了。
以他的身份地位,能讓他感到害怕的人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屈指可數——數來數去,伸出五個手指大約也就這麼幾個了。
這裡面除了師傅衛玉章之外,其他的都是他的長輩,也就是比他輩分更高的皇親國戚,而現在的康親王居然會害怕小小的一個蕭文明——區區一個屯田所的千戶……
恐怕連康親王自己都想不到會有這樣的一天……
再轉念一想,搞不好蕭文明選定的這一處市場的位置,其實就是皇帝事先批准過的,就是等著他康親王提出反對意見,然後再反過來治他的罪……
這時的康親王都已經有了一種迫害妄想症的症狀,他越想越覺得這件事情不同尋常,這裡是邊境漠北的地方,可不是在朝廷中樞的洛陽——如果在洛陽,要廢掉他這個親王,勢必會引來朝中大臣的不少反對的聲音;而在這裡,給自己隨便安插上一個罪名,讓蕭文明這個楞頭青臨機處置掉了,豈不是輕鬆痛快?
就算事後有朝廷裡的大臣替自己說話,那到時候皇帝只要把蕭文明幹掉就可以了——也就是所謂的殺人滅口!
蕭文明才多大的官兒,當個替罪的羔羊,一點阻力都沒有。
那時候,就算皇帝把蕭文明殺了又能怎樣?給自己報了仇了嗎?有什麼用?
而就在一眨眼之前,康親王還在宣稱什麼黃河以北就不是大齊領土的大逆不道的言論,真是在給兇手遞刀子……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