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位相國大人,今日居然肯收溫伯明做自己的學生——並且什麼繁文縟節都不講了,就是要收你——這是何等樣的榮譽?

溫伯明的確不是個愛慕虛榮,喜歡攀附結交的人。

但是衛玉章的地位實在太高了,能量實在太大了。

他在官場之中、士林之中,就彷彿是天上掛著的太陽,想要完全躲避他的光芒,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並且對於溫伯明而言,還有兩層關係:

第一,衛玉章是自己父親的世交,不能輕易拒絕;第二,皇帝給蘇舜欽除去賤籍的旨意還沒有最終落實,在此之前也不能得罪衛玉章。

因此,溫伯明幾乎是欣欣然地同意了,當即極其莊重地向衛玉章行了個禮,口中說道:“那自此之後,相國便大人是我的師傅,學生有做的不當之處,還請師傅耳提面命、當頭棒喝!”

收下了這個瀟灑倜儻又才華橫溢的學生,衛玉章也是十分高興,口中唸唸有詞

:“很好!很好!”

蕭文明也替溫伯明感到高興,有了這樣的一個師傅,就相當於有了政治上的一座大靠山。

從此之後,不管溫伯明願不願意走,但是仕途之路卻是實實在在地寬闊、平坦地擺在他的眼前了。

而就憑蕭文明同溫伯明之間的關係,以後要是同衛玉章辦事,只要委託給溫伯明,想必辦事的難度也就會成倍的下降了。

不過想到這裡,蕭文明卻有些自嘲。

他心裡明白,如今這個朝廷的局面,是二十多年前一場新舊黨爭之後的結果,並且黨政餘波不斷、綿延至今。

就蕭文明心裡的本意,他是想去投身於任何一個黨派,不想繼承任何遺產和恩怨,是要以自己為核心重啟爐灶。

但是千算萬算,沒想到自己還是被捲入了黨爭的漩渦……

經過了這樣一段插曲,眾人還是把話給引到正題上。

既然看衛玉章對談判的結果十分滿意,毅親王也提不出什麼需要補充的事項,於是蕭文明便建議將這份結論改寫潤色成一篇奏章,也好上呈給皇帝。

這其中有些字詞要好好推敲一番,溫伯明下筆雖然快,但還需要經過毅親王和衛相國兩個人的稽核,所以就算連夜撰寫,但是要交到皇帝那裡去,無論如何也要等到明天了。

但是衛玉章卻有心捧一捧自己這個新收下的學生,便對蕭文明說道:“這樣就太誤事了,皇上那邊等得心急,不如我們這就進宮去,就用這份節略來向皇上稟告,皇上若有查漏補缺之處,再另外寫成文字,也免得反覆修改了,”

他就是想用溫伯明的文筆,在皇上面前炫耀一下,好讓皇帝對溫伯明的文采也留下一個好印象。

衛玉章不愧是當過皇帝老師的,真的是把皇帝的心思研究了個通透。

皇帝一聽說蕭文明等人已經同戎羌就互市的問題基本談妥了,也不管現在時辰已晚,皇宮已經到了下鑰鎖門的時間了,直接就將這三個人傳了進來,又叫六麻子在勤政殿裡點起燈燭,要連夜商議要務。

按照皇宮裡的規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尋常的太監宮女晚上都不許點燈,除了大內侍衛的值班房,以及皇帝辦公的地方之外,皇宮裡就是一團漆黑。

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防止火災——因為怕有火災,乾脆連燈燭都不點了,也不知是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主意……

哪怕就像是你就必須點燈燭的地方,一大間屋子裡也就只能點上一兩根蠟燭而已,勉強能看得見就行了。

因此六麻子又照例左右雙手各提著一根大蜡燭,在勤政殿裡點燃了,就要退下去。

可皇帝就不滿意了:“這麼多人,光點兩隻蠟燭能有多少光?朕平時已經很節儉了,就不用你替朕枕節省這幾根蠟燭,聽好了,多取幾隻蠟燭來,把這裡照得亮亮堂堂的,朕同幾位愛卿才能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