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皇上,宮裡的規矩……”

“廢話!宮裡的規矩,是你說了算?還是朕說了算?快去取來,不得有誤!”

有了皇帝的話,六麻子當然不敢怠慢,他連滾帶爬急忙出門,回來的時候身後跟了個小太監,兩個人共背了二三十根大蜡燭,在勤政殿裡一一點燃了,頓時將這間宮殿照得恍如白晝。

這也是在宮殿建成之後,第一次點起那麼多的燈燭。

依靠著明亮的燈光,皇帝將幾人送上來的談判節略,看了個一清二楚,有看不明白或有疑問的地方,便隨口詢問,都能得到最恰當的解答。

整篇節略出自溫文明的手筆,寫得言簡意賅,沒有任何廢話,皇帝只花了小一盞茶的功夫,就把節略看完、問完了,也就把這次談判所取得的成果全都掌握於胸了。

談判的結果,值得讓皇帝感到滿意了。

他點點頭:“幾位愛卿勤勞國是,朕原以為無論如何也需要三五天的時間,才能把事情談妥,不想國書剛剛遞交過上來,還未過夜,便已將事情談得差不多了,著實讓朕喜出望外!”

衛玉章倒也沒有貪功,如實對皇帝說道:“皇上,這都是蕭文明的功勞,老臣和毅親王雖也參與談判,卻不過是從旁置喙幾句而已,大抵都是蕭文明談下來的,”

“哦?是嗎?”皇帝卻產生了一絲警覺,“那這份節略衛師傅看過沒有,可有什麼意見?”

衛玉章又回答:“老臣當然看過,也補充過幾句,就是後面寫的這幾段,臣等愚鈍,除此之外,再想不出什麼可以修改之處了,皇上若是覺得有何需要修改之處,臣等回去再作修改,”

皇帝倒不是覺得這份節略有疏漏之處,只是他原本以為衛玉章這種剛直的性格怎麼當一個甩手掌櫃,這有點不合常理,故而皇帝便多問了一句。

現在聽衛玉章其實是將節略從頭到尾看過的,並且進行過了補充,他也就放心了。

這時毅親王說道:“皇上,蕭文明這小子鬼精鬼精的,這份東西他不過是同戎羌人初步談下來的,既不是正式的國書也沒有許下承諾,皇上要是覺得不合適,我們再重新談,再談個一兩天、三五天都不是個事兒,皇上要是覺得合適,我們再拿回去擬成國書讓兩國簽字,老臣說句無禮的話,皇上要是拿不準主意那也不要緊,可以像這份節略中所說的,先去試試就好了——要是試成了最好,要是不成,那也無所謂,按照蕭文明的說法,就叫‘試點’——找個點試一試,或者說先一點一點地試,大約就是這個意思,”

“好!好一個‘試點’!諸位愛卿肯在國家大事上用心,很難得!朕心甚慰!“

毅親王見皇帝這樣高興,便又有意替蕭文明說幾句好話:“皇上,蕭文明這小子不得了,又給皇上立了個大功!看樣子皇上這回不賞他是不行的了!“

皇帝卻啞然一笑:“皇叔這是說哪裡話?朕是捨不得這一點點功勞和賞賜嗎?我之前不是要封他當官嗎?他還不要,

《最初進化》

朕也沒有辦法!”

皇帝指的這番對話,是在御花園裡發生的,對話的內容十分私密,同現在的勤政殿裡內也不遑多讓,只不過少了一個人罷了。

而偏偏就是多了的這一個人,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只聽衛玉章說道:“蕭文明,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這點你還需留意!”

蕭文明心裡確實也打著小九九,他的基地——臨海屯和臨海港——還沒有建設成功,那可不能為了升幾級官,就離開了這基地。

所以,在蕭文明眼中,皇帝給自己升官,他根本就不情願,又更何況是賞賜一些金銀財寶了。

說來真是可笑,別的人削尖了腦袋,就是想著鯉魚跳龍門,而蕭文明千方百計卻想著不要升官,要是被那些犯了官癮的官迷見了,指不定妒忌成什麼樣了……

這時,又是毅親王出來替蕭文明解了個圍:“皇上,互市之事畢竟沒有完全了結,等此事辦妥之後,皇上另行封賞不遲,應得賞賜的,也不止蕭文明一個,別人不說,老臣這兩天也是幾番奔波,也想上皇上這裡討點賞……老臣看皇上新近用的這隻筆洗是用一整塊玉石雕刻出來的,是造辦局新上供的吧?老臣就很喜歡,還想求皇帝賞了我呢!”

皇帝聽了一愣,沒想到毅親王怎麼說起這隻新筆洗來了。

想來,之前那隻青瓷筆洗,是因為皇帝發怒隨手就摔了,這才讓造辦局補上來了這一隻。

這等奇珍異寶,皇帝眼裡都見慣了,用著也就用了,並沒有放在心上,現在經毅親王這麼一提起,再回頭看看,果然是通體碧綠,沒有一絲雜色,器型也是不肥不瘦,十分好看,確實是一件好物件。

不過皇帝富有四海,像這種物件他也不會過於吝嗇,便隨口說道:“這哪用什麼賞賜啊?皇叔喜歡就拿走,這既不是官職、也不是俸祿,皇叔拿了也未必親自會用,不過是放在書房裡長長臉罷了,說起來,也是皇上賞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