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時皇帝卻給了蕭文明支援:“衛師傅不要這麼嚴肅嘛!蕭文明想說話就不妨聽他說說。他固姑且說之,我們姑且聽之……”

其實這時的皇帝對蕭文明嘴巴里能說出什麼話,並沒有多少信心,他讓蕭文明說話,也不過是想借蕭文明的口,略微舒緩一下此間緊張的氛圍而已。

《吞噬星空之簽到成神》

勤政殿這裡的氣氛太沉悶了,幾乎壓得人無法呼吸,這時候哪怕蕭文明出個頭說個笑話,讓自己的空氣稍微輕鬆一下,那都是大功一件了。

卻不料蕭文明接下來的一段話,卻讓眾人耳目一新,當話說完的時候,皇帝真心覺得讓蕭文明說話,是他今天做的最正確的一個決定。

只聽蕭文明說道:“老相國方才說,是因為朝廷打不過戎羌,才被迫互市的。可是這件事情只要轉念想想,那不就成了朝廷嚴防死守,讓戎羌百般挑釁都無利可圖,才不得不懇求互市,否則他們草原上的人都非得餓死不可了!那麼互市不就成了我朝對戎羌的恩賞了嗎?如此,朝廷雖然沒有折損面子反而大大的長了臉,此處有百利而無一害!”

同樣的一件事務,從不一樣的角度看過去就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景象,這就是辯證法的精髓。

相應地,運用辯證法,同樣的一件事務,用不同的定義去描述它,或許呈現在別人面前的,也會隨之變得完全不一樣。

皇帝雖然不懂辯證法,但蕭文明這話依舊讓他茅塞頓開,忍不住讓他拍手大讚:“好個蕭文明!這話說的好啊!”

毅親王也稱讚道:“不愧是蕭文明,的確有幾分鬼點子。現在戎羌副國師格雷就在我們手

裡,說起來也是人質!”

戴鸞翔因為剛才多說幾句話,就被衛玉章抓住了話頭,因此這回他雖然極其贊同蕭文明的意見,卻也不敢再輕易表態了。

這時只有大相國衛玉章,依舊錶達了不同意見,並且他不愧是才智卓越之士,一下就聽出了蕭文明畫中的玄機:“蕭文明這話似是而非,措詞上看似大不一樣,實際上卻是換湯不換藥。”

卻又是皇帝說道:“其實有時候一樣的藥用,不一樣的方法炮製,效果就大不相同,說是換湯不換藥,但只要是藥到病除一樣是好的。”

皇帝這幾句話的含義已經是非常明確的了,擺明了說,不管是什麼藥,只要現在能治病就是好藥,就是快死了的人,只要有效的話,哪怕就是金汁也得往下灌!

然而這種實用主義的做法,卻與聖人的教誨和賢者的審美相悖。

方正嚴肅的衛玉章,實在是無法說服自己接受蕭文明的意見。

他的態度依舊十分堅硬頑固,然而蕭文明的話,畢竟開啟了讓眾人說服衛玉章開啟的突破口。

於是以皇帝為首,毅親王為副,戴鸞翔也不時插幾句嘴,不斷地勸衛玉章,改變自己的想法。

這時的衛玉章其實根本不需要妥協,他是朝廷百官的領袖,並且現在處於所謂的“眾正盈朝”時期,朝廷里根本就不存在其他勢力的黨政,只要衛玉章用自己的身份發動群臣出來講話,那麼互市之事,即便皇上揭下了旨意一樣可以封駁回去。

然而衛玉章畢竟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意見被皇帝否決了,而惱羞成怒失去冷靜。相反,他從現實考慮,居然也漸漸的接受了蕭文明的提議。

通戎羌互市通商,短期內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放在長遠的角度來看,好處可能比短期更大……朝廷或許會有不同的意見,但面對的也只是一個挽回面子的問題,而蕭文明提供的這個思路,顯然就是一個留住面子的最好的辦法。

於是乎,衛玉章終於還是鬆了口:“既然皇上體察民意、愛惜兵力,想要用互市來換取和平,倒也不失為仁慈之舉。”

皇帝代表著自己,毅親王代表了皇親國戚的勢力,戴鸞翔代表了軍隊的實力,衛玉章代表了文官群體的勢力。

雖然他們之間各懷鬼胎,贊同的程度也略有不同,但至少在表面上對互市已經達成了共識,這一場可能會引發曠日持久討論的大事,居然今天只花了短短半天的時間,就已經塵埃落定。

恐怕近十幾年來,大齊朝廷的工作效率就從來沒有那麼高過……

而這一切,很大程度都要歸功於蕭文明說的那一處話。

如果說蕭文明之前在臨海讀的那番作為,在這些朝廷大佬的眼裡,不過是在邊陲地區的小打小鬧的話,那麼在這一刻,他們無不感受到了,這個小小的六品千戶身上,所蘊藏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