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0 一日完工(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再改建木牆,無論是從時間、物料還是人力上來說,都在短時間內難以做到,那就乾脆再增設兩道木牆,讓三道牆形成一個能夠互相掩護、互相接應的防禦體系,然後就能讓一道木牆的作用成倍地提高。
這樣,戎羌即便僥倖攻下了一道木牆,那後面還有另外兩道等著他們,攻打的難度就會幾倍、十幾倍地增加和累積。
有了這樣一整套堅固的工事,戎羌想再經過這處山口進犯中原的時候,就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能夠送出去的人頭夠不夠多了……
有了蕭文明的幫助,原本戴鸞翔打算花費一兩個月完成的工程,只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已經完工了,工作效率足足翻了好幾倍,讓這位自己年齡本來就不是很大的元帥,禁不住稱歎:真是後生可畏!
手頭原定的工作完成了,就可以去處理斜刺裡冒出來的戎羌互市這件大事了。
已被毅親王說服了的戴鸞翔,當然是要親自回一次洛陽的,可是此處的軍務卻不可怠慢。
原本戴鸞翔是想把這邊的事務交給自己麾下副將的,然而毅親黃去力排眾議,要讓戴松獨當一面,代替父親主持軍務。
大齊朝對武將有“恩蔭”的制度。
但這種“恩蔭”也是有相應的限制的,通常只到五品武將以下,這是為了防止軍閥的出現。
否則像戴鸞翔這樣,自己做到大元帥了,他兒子將來也是大元帥,那還了得?
但是戴松這邊,他原本就頗具才能,並且並非拼著老爹的資本,而是靠著自己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功勞,年紀輕輕二十歲出頭已經做到了五品的遊擊將軍了。
其實以他的功勞,若不是戴鸞翔壓著,說不定就可以做到三品的大官了。
戴松原本就頗有才能,再加上近期沒有戰事,所以由他來暫時接任其父的職責也能服眾。
而戴松經常覺得在平輩的武將之中,自己的能力是突出的,早就應該獨當一面了,雖然知道他父親也是一片苦心,卻也總恨他爹不肯給自己立功的機會。
如今終於得到毅親王的賞識,拿到了獨立領軍的機會,他當然是磨拳霍霍,一定要將這件差事辦好。
戴松越是這樣躍躍欲試,他爹戴鸞翔越是感到心中有一絲不安,又反覆叮囑他,只要繼續加固此處的防務,如果有餘力的話,再在其他山口也新建一些防禦工事,就算是超額完成任務了,萬萬不能與戎羌發生衝突。
如此這般,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戴鸞翔、毅親王和蕭文明,率領著四百蕭家軍的弟兄,押送著五十名戎羌勇士,浩浩蕩蕩往洛陽進發。
戴鸞翔終究對他的兒子戴松不能完全放心,因此戴家的親兵,他一個也沒帶回洛陽,而是留在山裡幫著戴松做事。
發生事件的青嶺,離開洛陽城不過一線之隔,但是洛陽城中對於這件事情完全沒有感受到影響。
城池關防不鬆不緊、維持原狀,因此當守城的將軍看到突然來了那麼一大群戎羌武士,也禁不住心頭一陣發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就連等著進出京城的百姓,看著這群面目同中原人大不相同的戎羌人,也嚇得不由自主地讓開了一大片空地。
不過好在這群戎羌武士既有蕭家軍的押送,又有毅親王和戴元帥的保證,把守城門的將軍向上司彙報了一下之後,便將其放進了洛陽城。
進入洛陽城則是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毅親王帶副國師格雷、翻譯多達二人立即進宮,面見皇帝;
第二路,由戴鸞翔立刻赴兵部,向兵部通報戎羌動向並要兵部馬上做好應對的準備,以防戎羌發動偷襲;
《仙木奇緣》
第三路,則由蕭文明率領手下弟兄,押送著剩下的五十名戎羌武士,將其移交給禮部處置。
毅親王是皇親國戚,由他負責面聖是最合適不過的,戴鸞翔洛陽周邊防務,也當然是應該由他去通知兵部,但是讓蕭文明護送戎羌武士去禮部,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事實上,蕭文明對這個差事也很不滿意,他說道:“老王爺,你就饒了我吧,我可不想和禮部那些大人多掰扯,怪沒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