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8 沉沒成本(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太陽已然西斜了,在危機四伏的青嶺山脈中行動,有些過於危險了,並且冒這樣的危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現在蕭文明的蕭家軍並沒有深入青嶺,立即折回洛陽費不了多少功夫,又何必多此一舉地進山去找戴鸞翔呢?
蕭文明還想去爭,卻被溫伯明攔住了,笑笑一道:“毅親王這樣做,自然他的道理,何必去捅他強辯?”
這麼一說,立即給蕭文明提了個醒。
毅親王這種老謀深算的人,何須由他來提醒?照著他的意思來做就可以了,反正現在這裡救數他老王爺的官位最高,出了什麼事,當然也全都由他負責。
一行人由戴松在前頭領路。
據他講,戴鸞翔的位置距離此處並不遠,可以說就在隔壁,但因為隔開的這個“壁”是一座崇山峻嶺,因此才發現不了半點動靜。
也正因為此,這支五十人得戎羌隊伍,才會從戴鸞翔的身邊擦過,而並沒有被立即發現,直到駐紮在山上的哨所,居高臨下地發現他們的行蹤,戴鸞翔才趕忙派他的兒子戴嵩前來尾隨追擊。
這已經不是戴松第一次執行這樣的任務了。
因此他對此處的地形十分熟悉,率領了眾人繞過了幾個山口之後,便踩上了一條顯然是被用心修整過的路況並不差的山間通路。
戴松向前一指:“王爺,家父就在前面,大家多走幾步片刻就到,”
戴松所言不虛,山路之上腰間佩著刀劍的兵丁和肩上扛著工具建材的民工絡繹不絕,果然是戴鸞翔在此處大
興土木,準備新建工程,堵住這一處山口。
看這條路的寬度比方才截獲戎羌武士的那條小路要寬得多,方才透過那條小路只魚貫進來五十人左右,要是換到這條路上,恐怕眨眼之間就能湧入成百上千人,的確應該小心守護。
此處的守備算不算太過嚴格,因為有這麼多人在這裡施工,根本就不用擔心有人從中滲透。
戴松是戴鸞翔的大公子,出入此處自然要比其他人更加方便,根本不用和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就走了進去。
戴松雖然年紀不大,但辦事頗為老道,行至半路之時,就已派了專人通知父親戴鸞翔,告訴他毅親王和蕭文明來了,同行而來的還有俘虜的五十個戎羌騎兵。
毅親王雖然是戴鸞翔的老熟人,但身份地位擺在這裡,讓這位戴元帥也不敢過於怠慢,他特意放下了手頭的工作,率領兩百親兵親自迎上前去,在半途就迎到了毅親王和蕭文明。
毅親王也是許久沒見戴鸞翔了,見他親自來迎,心中高興,笑呵呵地說道:“鸞翔帥,許久不見,沒想到你在這裡做了這麼大的工程!”
戴鸞翔搖頭道:“什麼工程?我這邊也不過是縫縫補補而已。青嶺山脈山巒眾多,可供馬匹通行的山口也極多,想要盡數堵住,談何容易?一些小山口,我用碎石、檑木堵住,再派幾人放哨、隨時保持聯絡,大約也就差不多了。可這幾處大山口,就非得小心建設一番。就像這裡,要是仍由戎羌大隊人馬經過,一日一夜少說也能透過五六千人,可不能敷衍了事。”
眾人一邊聽這戴鸞翔的介紹,一邊環顧四周,果然見戴鸞翔在此處的工程十分細緻,聚集計程車兵民夫得有兩三千人之多,肩扛馬拉運來的建材也是堆積如山,其中還有不少大石塊。
看來,在戴鸞翔的計劃當中,他是準備將此處山口修成一座石城,這樣是固若金湯,戎羌也就沒有辦法輕易突破了,發展下去,就算不至於形成拱衛京城洛陽的第五座關隘,也能同其他工程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毅親王點頭道:“不愧是鸞翔!這樣的工程雖然麻煩一些,卻是一勞永逸,以後戎羌看到這座堅城,不用動手,就會知難而退。”
戴鸞翔點頭道:“這便是末將的初衷。現在多花一點錢、多花一點時間,將來就能少流不知多少血、少死不知道多少人。聽說最近朝廷裡有不少人,說我虛耗時間和資金,然而這都是些腐儒的愚見,還請毅親王能夠替我在皇上面前幫襯幾句,免得這件工程又功虧一簣……”
說到這裡,戴鸞翔經不住嘆息道:“防線被戎羌人攻破也就算了,要是被本朝的官員說破了,豈不是寒了前線將士的心嗎?”
戴鸞翔說這幾句話的時候,眉頭緊鎖、面露難色,蕭文明這時方知戴鸞翔這位威風凜凜的大元帥,背地裡其實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