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此人中等的身材,中等的相貌,並沒有什麼特別出挑的地方,身上也並沒有穿著特別華貴的衣服,而是隻穿了一身便於行動的便裝。

並且因為急於趕路,連續好幾天都沒有洗澡更衣,因此衣服顯得十分骯髒和凌亂,再加上蕭文明來洛陽城之前,又是坐船、又是步行,又是星夜趕路、又是煙熏火燎,還同李全和徐世約打了一仗,因此面容更是疲憊不堪,顯得異常的憔悴。

蕭文明雖然不喜歡官場上的繁文縟節,但也並非不通人情世故之人,準備進宮之前,他也想稍微梳洗打扮一番,免得在皇帝面前失儀。

然而毅親王卻勸他就用現在這幅打扮去面聖。

現在看來,毅親王真的是把皇帝的心態給摸透了。

當今皇上以節儉自居,自然也就喜歡節約的官員,以至於皇帝剛剛登基之時,朝廷上甚至颳起了一番裝窮的風氣,甚至有六部九卿這樣的高官,穿著打著補丁的官袍就來上朝的笑話。

這幾個人如此誇張的作為,一下子就被皇帝給拆穿了——諸位愛卿乃是朝廷的棟樑,做到這樣的官位上,恐怕已是我大齊朝中萬人挑一的豪傑精英了,如果諸位面聖的時候穿的官服都打著補丁的話,那隻能說明我大齊朝的百姓生活會是更加的困苦,或許連衣服都沒得穿了吧!

因此,這幾個故意裝窮的倒黴蛋,馬屁拍在了馬腿上,當場就被皇帝拿下,勒令革職查辦,倒要看看他家裡是不是真的窮。

若是真的兩袖清風,那就給他加官進爵;若是假的,就判他個欺君之罪!

這個年頭的大齊朝,又有哪個官員是一清如水的呢?

只要查,誰查不出問題來?

並且既然是皇帝下的旨意,負責調查辦案的皇城司,必然是盡力巴結,三兩下一查,果然就查出其中一個傢伙十個大貪官,那就數罪併罰,也不用等到秋後問斬了,當時就推到菜市口一刀砍了兩次。

剩下的幾個,也是外放的外放、貶官的貶官、退休的退休……

至此之後,再沒人敢在皇帝面前哭窮了,甚至有人還做出了誤判,認為皇帝追求節儉不過是做個姿態而已,官場的風氣也就漸漸地故態復萌了。

然而真正勤儉節約之人,皇帝還是喜歡的,就像蕭文明這樣做的一點都不做作,更是入了皇帝的法眼。

能夠揣摩到皇帝這點心思的人並不多,毅親王就是其中的一個,所以他就特地要求蕭文明進宮之前千萬不要換衣服,就用今天這副勞累樸素的樣子去面聖,反而能得到皇帝的鐘意。

因此見到這一幕的皇帝對蕭文明又產生了格外的好感,認為蕭文明是一個真正的不慕虛榮的好官。

當然了,蕭文明怎麼可能是那種冰清玉潔的人,好大喜功、貪大求全,這幾個字用來形容蕭文明,雖然並不完全準確,但也不會錯到哪裡去。

特別是在辦實事方面,蕭文明從來就不會吝惜花了多少錢,只要能把

事情辦妥了,花多少錢都不要緊,要是事情辦不成,就是再節約,那也是一種浪費。

這就是蕭文明花錢的原則。

不過這些事情皇帝就不知道了,他還以為蕭文明果然是個正人君子,是個不貪慕虛榮、不求高官厚祿的高潔之士。

越是這樣的人,皇帝就越是要升他的官。

於是皇帝說道:“如今朝廷正在用人之際,蕭文明你不可推辭。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朕要罰你、朕要賞你都全憑天意。你若不受,就是不肯為朝廷效力。”

皇帝這話越說越當回事兒,看樣子蕭文明再推辭下去反而會引禍上身。

不過此行來洛陽,他也正好有一件事情想要託人去辦理,既然現在是一個同皇帝當面說話的好機會,那就不如說出來,說不定皇帝把頭一點——就同意了!

於是蕭文明把頭一低:“皇上要賞我,那我也有一個天大的心願,想要求皇上……”

蕭文明的話尚在嘴邊沒有說完,就又被心急的皇帝給打斷了:“求?不用求。你蕭文明立了那麼多的功勞,想要去何處當官都可以。只要朝廷哪個官位有空缺的,你不用託門路、不用走關係,朕當場就可以下旨。就算沒有空缺,只要在職的官員是個平庸之人,朕也可以把他擼了,讓你去補他的缺!”

這樣的待遇,可謂優厚到了極點,在朝的官員,那個不會心動?

然而同樣的許諾,蕭文明是第二次聽到了,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正是從康親王嘴裡聽見的。

蕭文明陡一個激靈,忽然意識到這又是一個將話題引向白炎教的大好時機。

於是倉促之中,他說出了一句,後來讓他無比後悔的話:“皇上這樣的恩遇,微臣真是誠惶誠恐。但既然是皇上的天恩,我們當臣子的自當卻之不恭。說起來之前,還有人許我當江南道節度使呢!因不是聖上的旨意,臣只能裝聾作啞,當做沒有聽見……”

蕭文明可以說自己沒有聽見,皇帝卻不能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