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7 面聖御花園(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說皇帝心情不好的毅親王,心中也是一個咯噔。
他今天倉促帶蕭文明來參見皇帝,原本就是來向皇帝報告一個壞訊息,再加上皇帝現在心情不好,也不知道這條訊息說出去,又會引發怎樣的雷霆之怒……
不過既然來了也不能退出,皇帝就在眼前,並且都已經通報過了,那怎麼能不見呢?不見豈不是變成了戲耍君王了嗎?
於是毅親王只能硬著頭皮招呼上蕭文明,前去面見皇帝。
皇帝正坐在臨時搬到御花園的一張桌案前,翻看著面前擺著的一堆文書,見是毅親王來了,他竟然首先站起身來,先打起了招呼:“喲,是皇叔來了!皇叔來的正好,先過來看看這個東西。”
毅親王不敢怠慢,先是站在原地給皇帝行了個禮,便又快步上前,從皇帝手裡接過了一份文書,緊張而又仔細地閱讀了起來。
這時,蕭文明也有空能偷眼觀察一下這位大齊帝國的絕對統治著。
只見這位皇帝,大約四十歲上下的年紀,面相頗為俊朗,但臉上掛著幾分愁容,身上並沒有穿著傳說中明黃色的龍袍,而是十分隨意地套上了一件棉褂。
看樣子,眼前的這位皇帝正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頗為節儉——這件棉袍雖然被漿洗得一塵不染,但也看得出好幾處已經退了色了,乃是一件穿過不知多少次的舊衣服。
然而就是這身舊棉袍,皇帝依舊穿得一絲不苟,袖口、領口、擺子無不被熨得平平整整,沒有一絲皺紋;扎棉袍的腰帶,這也不鬆不緊地綁在腰間,不見半分鬆垮。
都說當今皇帝是個極其嚴謹的人,蕭文明原先還不信,可看到皇帝這樣的打扮
,也不由得他不相信了。
這時毅親王爺已經迅速地看完了皇帝遞過來的那張紙,面露驚訝道:“皇上,戎羌這份書信的意思……是想要互市嗎?”
互市,顧名思義,其實就是開設市場互相做生意。
只是不同於早已存在,並且從未斷絕的民間交易,互市的交易帶有一些官方性質,甚至含著雙方化干戈為玉帛,從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不再交兵的暗示。
因此是不是要開放互市?開放到何種程度?開放多久?無不是重大的議題。
這個議題牽涉到的經濟問題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政治問題和利益問題。
如果真的要認真討論,六部裡至少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四個部門要派尚書大人參加討論。
因此即便是當今皇帝,面對戎羌這樣的請求,他也不敢輕易下決心做決定,而要集思廣益,徵詢多方面的意見,才能下最後的決心。
“沒錯,就是互市。朕看戎羌還是頗有誠意的,不知皇叔是怎麼看的。”
茲事體大,為人十分灑脫、做事也異常果斷的毅親王,這時也不由得謹慎了起來:“聖上問我,老臣不敢有所隱瞞,但互市之事,老臣也是頭回聽說,也未免有些太突然了。”
皇帝解釋道:“其實這是戎羌一個月裡第三次上書要求互市了,只不過這幾份國書都是從邊關直送到朕的手裡的,朕一直壓著沒有發,就連三省六部都沒人知道。皇叔是閒散恬淡之人,不知道也正常。如今皇叔已經看過國書了,不知道對互市有何看法?”
毅親王是何等精明老辣之人,他知道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忽然話鋒一轉,將蕭文明拎了出來:“皇上,我這邊正好有個內行人,你可以問一問他。蕭文明,皇上問你問題呢!你可要好好回答。”
聽了這話蕭文明整個人都快愣住了,心裡已經暗暗罵起來了:老王爺,你當我傻啊,我在一旁聽得真真切切,皇上分明是在問你的問題,怎麼又變成問我了?這問題是皇帝問出來的,又關係到戎羌,就是個要命的問題,是能夠隨便回答的嗎?
這不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嗎?
毅親王忽然把蕭文明抬出來,看似是隨口一提,但其實也是深思熟慮過的,並不是想乘機坑蕭文明一下——把他坑了,對毅親王而言,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
這個問題,蕭文明要是回答的好,立刻就能在皇帝面前大大的加上一分,從此說話也就有了分量,也就有資格在皇帝面前議論董鴻儒了;要是回答得不好,那也無所謂,蕭文明才是個芝麻綠豆大的官兒,像這種國家大事,他說不出個子醜寅卯,或者說得前言不搭後語,那也是一極其正常的事情。
皇帝果然對蕭文明有印象,而且印象還不錯,含笑道:“唷!是蕭文明來了?朕一直都想見見你,他既然來皇宮了,皇叔怎麼也不事先跟朕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