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3 橡皮水囊(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有一百條的理由,但桑淳元就是死活按兵不動,這也有夠煩心的……
蕭文明真想這就派一個人過去,回到前進村,質問桑淳元為什麼行動這樣遲緩。
然而蕭文明現在和桑淳元之間隔著上萬白炎教,自己率領三百蕭家軍能夠突破重圍走到這裡已經是很僥倖了,想要派人單槍匹馬殺過去,那基本上就算是送命了……
這時蕭文明心想:如果自己身邊有林丹楓幫助,哪怕沒有林丹楓,但凡還留著有一個宋星遙,都能替自己把這件差事給辦成了。
然而,這兩個武林高手都被蕭文明派出去辦事了,一個都不在,那就沒有辦法了,只能靜觀其變而已……
正當蕭文明等候的焦躁不安之時,忽然聽見遠處擂響了隆隆戰鼓,鼓聲雖然遙遠和模糊,卻是那樣的震動人心。
遲歸遲,但前進村那邊終於行動起來了!
桑淳元的行動這樣遲緩,倒並不是他完全不想幫蕭文明的忙,畢竟眼看蕭文明這樣輕易突破了白炎教,讓桑淳元對這麼個對手的戰鬥力也有了充分的評估。
現在砍下來,就算他自己帶來的這些江南道的屯田兵戰鬥力十分羸弱,但打白炎教一個落花流水,至少是不成問題的。
更何況還有蕭文明替自己吸引火力,打起來就更加輕鬆了。
並且只要和蕭文明前後夾擊消滅白炎教這麼大一坨敵人,那在朝廷那邊又是一個大大的功勞。
結合自己之前剿滅倭寇的軍功,那就會在朝廷中樞和皇帝面前,妥妥地留下一個文武全才的印象,說不定自己江南道總管的位置還沒有坐熱,就會被立即上調中央六部,當一個兵部的侍郎或者尚書。
這樣,一下子從地方官晉升到京官,這可是仕途上一個極大的跨越,這對於桑淳元而言是一個極大的誘惑。
但皇帝那邊是個什麼想法,桑淳元可以不管,但是他自己心裡卻是門清:帶兵打仗,自己完全就是個外行,此次作戰無論如何都是以少打多,兵力比是一打二、甚至是一打三……
在這種劣勢下,要桑淳元下決心,倒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眼看桑淳元進入了遲疑和猶豫,這時金陵遊擊將軍任當思就體現出了他厚道的一面,反覆勸說桑淳元要儘早發兵,必須乘白炎教還沒反應過來的時機,便將其徹底打垮!
否則戰場之上瞬息萬變,這麼好的機會說不定就被溜走了。
反覆權衡之下,桑淳元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全軍出擊,肅清前進村外的白炎教!
因為他心裡還懷著猶豫,所以動作自然也就利落不到哪裡去,準備工作做得拖拖拉拉,與同蕭文明約定的時間足足晚了一刻鐘,前進村裡才擂響了戰鼓,總算是有了實質上的行動。
昨天攻打前進村大半天而一無所獲,白炎教不但損失了兵力,也磨損了士氣,再加上他們也缺乏有效的組織,因此桑淳元的
行動已然是十分遲緩了,可白炎教就連這樣遲緩的行動都沒有,幾乎在正面被對手打了個措手不及。
那些桑淳元臨時調集起來的江南道的屯田兵,此時此刻展示出了他們欺軟怕硬的本性。
一開始出擊的時候,官軍的行動小心翼翼、謹小慎微,面對成群結隊的白炎教,他們每做一個動作,無不瞻前顧後。
然而打起來之後,卻發現白炎教的戰鬥力和士氣都已被消耗殆盡了,面對官軍發起的突襲,根本沒有還手之力——還留著一點氣力的,還能扭頭逃跑,想要逃出一條生路;沒留下氣力的,就只能眼睛一閉,等候屠刀的落下。
就這樣,在經過短暫的試探,並且發現白炎教的戰鬥力不過爾爾之後,官軍一下子被激發起了兇性。
他們仗著手裡並不算太鋒利的官刀,在被打得混亂不已的白炎教的人群當中,四處揮舞殺人,幾乎是見人就砍、見人就刺,不管是富裕頑抗的,還是舉手投降的,只要被他們遇到了抬手就是一刀,順手奪走他們頭上裹著的白色頭巾,就成了自己的功績,就可以拿去換賞錢。
也不知是不是出於對白炎教的一些感情,此戰之前桑淳元特別規定了,此次作戰計算功績,並不是以砍了多少顆腦袋作為依據的,而是你奪取了多少塊白色頭巾作為憑證。
原想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手下這些兵丁少砍幾個人頭、少殺幾條人命,然而實際執行起來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真打起來,囉裡八嗦地跟那些白炎教徒討頭巾,實在是太麻煩了,直接上去一刀砍了,豈不乾淨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