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活命?

並且以金老三的見識,“造反是要殺頭的”,這點常識他還是有的,因此他趕忙磕頭如搗蒜:“小人想活,小人想活。”

“想活命就好,我只叫你做一件事情,把你們這群人裡從福建來的,統統指認出來,你敢嗎?”

蕭文明原以為,金老三對於白炎教的人是比較害怕的,當著他們的面一一指認出來,或許金老三還可能害怕被打擊報復。

可沒想到金老三居然完全沒有心理負擔,想也不想就點頭答應:“小人敢,小人敢,就怕認不全,誤了大人的事。”

“你儘量認就好了。要是害怕認不全,就和你同村的人一起認,不要怕冤枉好人,就怕放過了壞人,你放心,有我給你撐腰。”

這話一說,金老三似乎又壯了壯膽,指指點點地在人群中指認起白蓮教的人來了。

兩百人的數量並不算太多,金老三很快就把人過了一遍,挑出了其中的一半不到,大約八九十人。

蕭文明當然不能完全相信金老三的話,無論是他挑出來的人還是沒有挑出來的人,都要經過第二次驗證。

驗證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讓他們說一

些日常交流的話,聽聽他們的口音:如果操的是本地口音,那就先放過一馬;如果說的是聽不懂的福建話,又有了金老三等人的指正,那多一半就是白炎教的鐵桿沒跑了。

蕭文明這麼個甄別的方法很高效,一眨眼的功夫,就把白炎教的人從龐雜的隊伍裡挑了出來——雖然難免也會有幾個福建的農民被裹挾著跑到衢州來的,多少有些冤枉,但是逃過的漏網之魚應該是一條都沒有。

蕭文明的手段,把匆匆趕來的屯田所的千戶、百戶們都驚呆住了。

這幫人都是大字都認不識不了幾個的粗人,就是蕭文明現在用的這麼簡單的方法,他們都想不出來,無不以敬佩的眼神看著蕭文明,對於這位名聲在外的臨海屯的蕭千戶的尊敬又增加了好幾分。

對於甄別的結果,被確認是本地農民的,因為剛才已經捱了一頓痛打了,蕭文明也就不加懲處了,讓人取來繩索,將他們捆成一串,先送到蘇州去囚禁起來,等事情平息了,在送回衢州由本地的管府嚴加管束。

至於被挑中的福建來的人,蕭文明對他們就沒啥好客氣的了——接著打,也不怕他們傷上加傷斷送了性命,反正他們有本事從福建跑到衢州來,體質肯定差不了,再挨多幾下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又是一頓暴打,這回是在還沒養好的屁股上進行的二次傷害。

如果要計算傷害值的話,又不是加法而是乘法,打得他們那叫一個魂飛魄散,本村的村民見了,卻是極其的舒心解恨;至於那些屁股上剛剛捱了打,現在已經逃過一劫的,被白炎教抓來的農民,則是看得心驚肉跳,就好像這些板子不久之後就又會落到自己的身上一樣。

蕭文明也不想把這幾十個人全都打死——雖然打死他們,不但算不了犯了國法,反而可以算是得了軍功。

但是誅殺這幾個白炎教的叛匪,這樣的小小軍功,蕭文明根本不放在眼裡。

於是在將這些福建來白炎教打成絲血狀態的時候,蕭文明及時停止了用刑,對其說道:“爾等理應受死,不過看你們也是人生父母養的,這麼多年的飯不能白吃了,給你們一個活命的機會,你們想不想要?”

這幫傢伙意志也並不怎麼堅強,一聽可以撿回一條命,趕忙答應:“要!要!”

“那很好,想活命也很容易,把你們隊裡挑頭的人指出來,出賣了你們白炎教自家的師兄師弟,你們自然也就能活了。”

蕭文明出的這個主意是可夠辣手的。

蕭文明是知道一些白炎教的教規的,為了吸引別人入教,他們講究教中人人平等,沒有什麼前輩、晚輩之分,也不看年紀歲數大小,只以入教時間的早晚互相稱呼師兄、師弟、師姐、師妹。

而同教的兄弟姐妹之間互親互愛、互幫互助,誰家有困難都要主動施以援手,袖手旁觀都是一條大罪,更何況是互相出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