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當然也是準備交給溫伯明去做的。

溫伯明雖然寫文言文的水準是一流的,但他素來就厭惡八股文章,對於蕭文明發起的文化運動,他或許一時之間可能有些牴觸,但是隻要想通了,就能知道其中的好處,也就會傾心給蕭文明幫忙了。

不過這又是一件長期的計劃,不是短期內可以一蹴而就的。

蕭文明眼下還有許多同樣緊要,但更加緊迫的事情要做,就比如迫在眉睫的白炎教造反的問題。

既然已經確定了要出兵衢州,那蕭文明就要做到首戰必勝,把自己的威風打出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先蒐集白炎教在衢州的各種情報。

眼下雖然衢州還算是大齊國的境內,但是基層官僚體系已經基本被打亂了,依靠地方官的渠道,根本就沒有辦法知道衢州的真實情況,也就只能靠著那個出來報信的官員提供的一點資訊來判斷了。

根據那人的說法,在衢州的白炎教叛賊人數得有五六千人,並且還在不斷地增加,說不定現在已經上萬人了。

就算有添油加醋的成分,但是集結了那麼多人,也足可以說明,衢州那邊是白炎教攻擊的主要方向,或者說是主要

方向之一。

既然這樣,蕭文明率領大軍進軍衢州,就算沒能捉住白炎教的主力,但至少也不會發生一隻拳頭打在棉花上的尷尬局面。

白炎教現在形勢發展得太順利了,幾乎兵不血刃,就已經拿下了幾乎整個福建,又進軍聯通多地的衢州,看樣子他們是很想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的了……

那就一定要打他一下,給他們一個當頭棒喝,殺一殺白炎教的威風,讓他們知道厲害!

所以現在的蕭文明根本就不怕遇到白炎教的主力,反而就是瞄著主力行動的。

對於這些集結在蘇州城下的屯田所的千戶和百戶來說,蕭文明想要指揮他們,壓根就不需要動用毅親王的面子,只需要有湯光耀和秦福的背書就可以了。

而這兩人也很識相地並不參與此次行動,而是繼續駐守在蘇州城裡。

這就更加確認了:蕭文明就是此次行動的最高統帥。

由蕭文明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小千戶指揮全部兩千人馬,自然會有人不服,不服的都是那些屯田所的老軍官。

他們自以為自己資歷深、資格老,要是知府和將軍不參與此次行動,那大軍必然是應該由他們來指揮的。

這幾個人雖然心裡不服,可是對蕭文明卻也無可奈何,誰叫蕭文明現在的實力最強、糧餉最足、名氣最大呢?並且他還得到了湯知府和秦將軍的支援……

這幾個老傢伙就是心裡不滿,也沒人做他們的靠山,就只能暫時先嚥下這口氣。

大軍開拔。

此時的蕭文明可謂是春風得意,他抽出腰間的利劍,意氣風發道:“全軍出動!向衢州進發!”

行軍也是有大學問的,能讓一隻大軍安全地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其難度不下於組織一場大的戰役。

蕭文明指揮水靈自己手下的蕭家軍行軍,自然是輕鬆如意:一來蕭家軍已成了自己最心腹的力量;二來蕭家軍的人數本身就不多,只有三百人多一點。

可是帶領額外的這一千多人馬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幫傢伙戰鬥力良莠不齊,行動的速度更是參差不齊,有的走得快、有的走得慢,走路的樣子都鬆鬆散散的不成氣候,讓人看了,血壓都忍不住升高了。

要是大家都走得快,這樣是最好不過了。

都走得慢,倒也不會出什麼大的毛病,無非也就是個貽誤戰機的問題,反而可以大家抱成一團,讓敵軍無懈可擊,找不到偷襲的機會。

可這或快或慢的,那就會出大問題了,會很快將整個行軍隊伍拉得十分鬆散,就會給意圖發起偷襲的敵人,創造最好的條件。

這一點軍事常識,只要是在後世打過戰爭遊戲的,心裡就都很清楚。

為了確保行軍隊伍的井然有序,蕭文明只能以自己的蕭家軍作為箭頭,在前方開路;又以戰鬥力不俗的朝日的南湖屯為後衛,守住大軍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