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屯田兵能管用嗎?(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文明這話說的極為中肯誠摯,感動的老下兩顆濁淚已然滾了下來:“少爺能有這話,我這一把老骨頭交代了也就值了!倒是這匹馬,剛買來就跑了那麼遠的路,餓的腿都打顫了。”
“嗯,是匹好馬!”蕭文明點頭道,“我們臨海屯從不浪費糧食,但這匹馬是有功的,老夏你穿我的軍令,豆子、大米、白麵,這畜生愛吃什麼就給他吃什麼,你讓他在我們臨海屯享享福。”
打發走了,老下蕭文明,就忙不迭的展開書信閱讀了起來。
看樣子毅親王寫這封信也是十分著急,墨跡還沒有晾乾,他便急急忙忙疊好了送了出來,因此這封書信好幾處紙張全都粘在了一起,蕭文明好不容易才將他展了開來,卻也撕碎了好幾處,但並不影響閱讀。
原來是朝廷那邊,也知道了白炎教即將造反起事的情報,但是情報指向十分不明確,只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兒,至於造反的時間、地點、規模則一概不知。
原本這樣的情報,全國上下每天都有幾十條、上百條,朝廷這邊看過也就算了,要麼束之高閣、要麼就扔到廢紙堆裡頭去,再也不會被翻出來。
白炎
教造反的訊息也是一樣。
但是毅親王卻多留了一個心眼,他在送走了老夏之後,依舊覺得放心不下,便特地親自去了一次兵部,要兵部查閱近一個月送上來的情報,看看有沒有同白炎教相關的。
要從浩如煙海的文書之中尋找線索,這原本就是一件十分瑣碎繁雜的事情,要是別人找兵部來做這件事,非得被兵部那些老爺轟出去不可。
但是毅親王他地位高、資格老、面子大,並且還曾經是領兵打仗的王爺,兵部的人雖然心懷不耐煩,但也只能聽他的命令,翻找起情報線索。
這不找還好,一找就出了大問題。
原來近一個月內,關於白炎教將要造反的情報,各地向兵部報送了有五六條之多,雖然這些情報沒頭沒尾的,每一條單獨列出來都毫不起眼,但是這些情報夾雜在一起,又同蕭文明的書信相互印證就十分可怕了。
條條線索都指向唯一的一個結論——白炎教造反在即!
大齊朝廷這兩年可不太平。
雖然總體上,既沒有遇到全國性的災害,也沒有遇到大規模的起義,局勢還在可控範圍之內,但畢竟野驢嶺一戰,朝廷精英盡喪,兵力已經不足,又要抓緊重建國防,對下盤剝也是日益嚴峻。
所以各地小規模的起事連綿不絕。
但這種起事的規模也就幾十個人,最多不過二三百人,或鎮壓或安撫,通常當地道、州、縣三級衙門就處理掉了。
但是毅親王憑藉他老道的經驗,總覺得這次白炎教的起事沒有那麼簡單,但是他現在是個閒散的王爺,沒有權利吩咐兵部部署防範事務。
於是毅親王當機立斷,乾脆繞開兵部,帶著蕭文明的書信和找到的這幾份情報,直接去面見皇帝。
皇帝現在煩心的事兒正多著呢!
北邊戎羌不斷南下騷擾,山東紅旗軍愈發猖狂不斷騷擾州縣,湖廣去年以來的災情到今年不過稍有緩解而已,西南南詔國似乎也在蠢蠢欲動……
至於毅親王報來的這個什麼白炎教意圖謀反的情報,沒頭沒尾的,皇帝怎麼來得及去搭理?
就是想去搭理,皇帝手下已經沒有可用之兵了!
“原本江南、福建、嶺南等地,就是需要出錢、出兵、出糧來支援各地的,現在這些地方出了亂子,又從何處能調兵呢?”
這個問題也著實將毅親王給問住了,三年前同戎羌的一場慘敗,朝廷元氣大傷,至今還沒有恢復,北方防線已經是千瘡百孔了,正要想方設法填補,哪裡還有人馬可以分到福建去平叛?
“皇上,不如還是靠當地的屯田兵怎樣?邪教不得人心,或許靠著本鄉本土的兵丁守衛家鄉,就是能夠取勝的。”
“靠屯田兵?屯田兵能管用嗎?野驢嶺一戰又不是沒有看到過,兩軍還未接觸,第一個潰退下來的就是各地屯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