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屯田兵能管用嗎?(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話?你說吧。就你囉嗦!”董婉青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說道。
“如今這世道不太平,或許過不了多久,方圓百里之內就只剩下我臨海屯一個安全的地方了。並且我也已經下達了命令,命令蘇州府各地,凡是遇到有福建來的人,都要嚴加看管起來。大概是你原本祖籍就不在福建人,說話沒有那麼重的口音,才被你混了過來。不過待在我臨海屯,你就太太平平地待著,不要出去惹是生非,萬一出了事,可又要麻煩了。”
“行了!我知道了!那我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跟著你姐姐在家裡學繡花,這總行了吧?”
董婉青的保證還是算數的。
來到臨海屯之後,她連自己的倉庫那邊都不去了,拜訪了蕭文明的姐姐蕭文秀之後,就直接在蕭文秀院子旁邊廂房住下,就跟著蕭文秀學一些針織女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好像是一個尋常的大家閨秀。
反倒是平素喜好清淨的蕭文秀,因為要幫著弟弟打理臨海屯的事務,因此忙得腳不沾地,剛剛去屯子裡和港口邊巡視一番,剛一坐下來就有人等著要求接見——忙得比以前那個負責的幾門生意的董婉青還忙……
看著姐姐忙成這樣,蕭文明也禁不住感慨:雖然眼下面臨白炎教造反的挑戰,這樣繁忙的狀態並不是一種常態,但是今後自己的事業越做越大,光靠這蕭文秀替自己打理後勤,那怎麼能行?
看樣子還得趕緊找幾個幫手,幫著姐姐分擔一些工作。
其實在蕭文明看來,董婉青就是一個極好的人選——她政商兩界的規矩都懂,本身又有獨立運營產業的經驗,恰巧同臨海屯和附屬海港現在的業務重合,就是為蕭文明量身定做的好幫手。
只可惜她同蕭文明之間似乎還並不是一條心,如果將臨海屯的事務交給她,蕭文明是絕對不能放心的。
也就這樣了吧,留在臨海屯,雖然不能替自己分憂,好歹也出去闖點禍,也算是間接地幫了自己的忙了。
在董婉青回到臨海屯的第三天,蕭文明派出去送信的老夏頭也回來了。
按照蕭文明的預計,老夏頭從臨海縣到洛陽城,一來一回至少得走一個月。
這個速度就實在太慢了——尤其是現在形勢一日嚴峻過一日的情況下——於是臨走之前,蕭文明就多給了老夏幾十兩銀子的盤纏,讓他在路上見到有合適的,就買一輛車、一匹馬,可以走得快一點。
老夏原本是個勤儉節約的人,但也知道自己送信的任務責任重大,不是省錢的時候,可在江南地區買一頭牛容易,找一匹馬卻很難,一直走了三天才在客棧裡等到了一個一同住店的客商。
他是從西北過來販賣南北雜貨的,商隊里正好有馬車,但車也不多,只有兩輛而已。
老夏好說歹說、軟磨硬泡,終於花大價錢買走了其中的一輛,有了代步的工具,這一路走得就快了很多,又只花了八
天的功夫,便來到了京城洛陽城下。
整個洛陽城完全沒有感受到危險的臨近,而老夏也沒有閒工夫去欣賞洛陽繁華富足的景象,一邊打聽便著就來到了毅親王府。
報名身份之後,王府的管事便將老夏迎了進去,並將書信交給了毅親王老爺子。
這封信毅親王顯然是看懂了,扔下手裡正把玩的蛐蛐罐兒,便趕忙提筆疾書,洋洋灑灑寫了三張紙的話,便讓老夏帶著立即啟程返回臨海屯。
老夏豈敢耽擱,立即就啟程回家。
可是隻走到半路,便被毅親王府的管事追了回來,跟他說毅親王老爺子另有吩咐,叫老夏立即回去。
老夏不敢怠慢,只得跟著又返回了王府。
回到王府,毅親王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是將一封新寫好的書信給了老夏,換回之前的那一封,並且還特地讓老夏給蕭文明帶句話:“茲事體大,不可掉以輕心,否則你我都承受不起!”
這幾句話原本分量就極重,再加上毅親王的身份和地位,從他口裡說出來,更是重若千鈞,生生把辦事老陳的老夏都嚇了一跳。
於是老夏一路上日夜兼程,同一道帶去的那個蕭家軍的子弟兵輪流趕車——除了讓馬匹吃草休息以外,兩個人不敢多停留半刻,就連吃飯睡覺都在車上,終於只用六天時間便橫跨千山萬水,來到了蕭文明的身邊,將毅親王第二份親筆信交到了蕭文明手裡。
這一路走來,不但老夏和那個子弟兵瘦得脫了相,就連那批新買的馬,也從膘肥體壯被折磨得骨瘦嶙峋。
蕭文明看著心疼,便對老夏說道:“老夏頭,你這封信送的好啊!尚未開戰,你便立下了首功!你先回去休息吧,可別累壞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