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證據?還真沒有……(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比如說雍正朝抄了江寧織造曹家的隋赫德,因為下手太黑,皇帝隨便一眼就看出他在其中貪墨了不少銀子,一個反手就把隋赫德家也抄了,搞到最後曹家敗了、隋家也敗了,就他們愛新覺羅皇家雙贏了——一連贏了兩次。
不過蕭文明對於這次抄家行動,卻是十分放心的。
因為執行這次行動的,是他手下的蕭家軍,至少從目前來看,蕭家軍的紀律彷彿鐵板一塊,不怕死、不貪財、不擾民,這是最基本的,蕭文明自可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至於蕭文明親自率領的七十個弟兄,那就更加如此了,一路穿越不大不小的臨海縣城,路上井然有序、秋毫無犯,徑直殺向徐世約的宅邸。
徐世約發財的門道就是官商勾結,勾結繼任縣令,不知辦了多少壞事、發了多少黑心財——就是曾經做過臨海縣令,現在正把屁股安在蘇州知府座位上的湯光耀,同他也是過從甚密。
當初徐世約就是靠著一張修改過的欠條,又得了臨海縣令湯光耀居中主持,險些把臨海屯的土地都兼併到了自己名下。
要不是蕭文明據理力爭,要不是溫伯明發現了紕漏,要不是後來蕭文明實力增長,搞不好真被徐世約得了手。
因此為了勾連官府方便,徐世約的家就設在縣衙旁邊隔著兩條街的地方,府邸門臉也就比縣衙門稍微窄一點。
不用同他客氣,也根本就不用通報,蕭文明大手一揮,手下的蕭家軍子弟兵,就直接將徐世約府邸的大門給撞開了,隨即眾人各自封閉徐宅各處出入口,同時開始搜檢全府上下,首要任務就是要將徐世約抓起來。
然而一番搜尋下來,徐家上上下下都翻了個遍、男女老少全都集中了起來,就是找不到徐世約!
找來徐家的管家,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徐大公子十天前就離開了臨海縣,說是要去南邊遊玩一番,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十天前,蕭文明剛剛返回臨海縣,要辦的事情一大堆,還真來不及關照這個徐世約,又以徐大公子在臨海縣裡的勢力和身份,再加上這傢伙平日裡就十分活躍,跑出去玩個幾天也是稀鬆平常,還就真的被他從蕭文明的眼皮底下就跑了。
蕭文明撲了一個空,正在懊惱之時,臨海縣令牛慶東也已率領衙役趕到了。
臨海縣衙門距離徐宅也就一箭之地,別說是聽見有人通風報信,牛慶東只要不是聾子,光憑耳朵聽都能聽見這裡發生的動靜。
查抄了徐大公子的府邸,那可是件大事。
牛慶東初來乍到、根基不深,不可能置之不理,便趕忙過來查問情況。
他也只能過來查問查問情況了,蕭文明的實力牛慶東是親眼見過的,別如說他小小的一個縣令了,就是知府湯光耀都得買他幾分面子,就是和他政見不同的江南道總憲桑淳元都拿他毫無辦法。
自己區區臨海縣,另一無權、二無兵,憑什麼阻止蕭文明
的行動?
因此牛慶東這次帶來的人並不多——多了也沒用——也就三五個衙役而已,找到蕭文明開口便問:“蕭千戶之怎麼了?這麼大動干戈的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嗎?”
蕭文明不是瘋狗,不可能逮誰咬誰,牛慶東和他無冤無仇,平日裡說話都還算客氣。
因此蕭文明變多了一份耐心:“我得到線索,徐世約牽涉到大案,必須立即捉拿歸案。因為事情緊急,所以就沒有通知縣令大人,卻還是被這廝跑掉了,真是可惜……”
“大案?什麼大案?”
“是勾連鞋叫白炎教的逆案。”蕭文明異常平靜地吐出了這幾個字。
牛慶東卻幾乎被嚇得眼前一黑:“逆案……逆案啊……”
大齊朝區分刑事案件也是分等級的,按照由輕到重分別是竊案、盜案、命案以及逆案。
竊案就是尋常的小偷小摸、打架鬥毆之類的,不值一提;
盜案則涉及到土匪搶劫、山賊劫掠之類的案件,關鍵突出一個團伙性作案,一經發現就要立即干預,否則就容易發展成《水滸傳》裡的梁山這種極具破壞性的暴力團體;
命案就簡單了,人命關天,凡是死的人的全都算命案,強姦婦女的通常也會歸併到命案之中,因為遭受玷汙的婦女,很多都會選擇直接自盡以保貞潔;
至於逆案那就是最嚴重的,都謀逆造反了,直接威脅到政權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了,那還不得當場拍死?
因此在自己管轄的境內發生了逆案,別說能不能破案了,發生本身就說明當地的官員施政不力,本身就負有重大的責任。
牛慶東是個純粹的讀書人,是從翰林院直接空降到臨海縣來當縣令的,讓他寫寫道德文章還行,審判一般的小案件也還湊合,可遇到造反的大案,他就慌了神,嚇得舌頭都打了結:“這……這……這……這個有確鑿的證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