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5 先禮後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清楚了事情的本末由來,蕭文明越發覺得這個姓郭的老鴇子的話十分可靠,不像是在編著話誆自己:“那我問你,這女人現在人在哪裡?”
郭老鴇想也不想就回答:“現在就住在城西的鶴鳴寺裡。”
“鶴鳴寺,他怎麼跑到和尚廟裡去了?”
“啊,這我也不知道,大概也是受了高人的指點吧!鶴鳴寺是江南名剎,每天不知有多少太太小姐前去進香,主持大師又是個老好人,就暫且住在那裡,等著有沒有伸冤的機會。”
機會終於被她等到了,在江南到這個地方,被桑忠昌盯上了,恐怕能幫她、敢幫她的人不多了——而蕭文明就是不多的人其中的一個。
並且蕭文明可不是想要一味地被動防守,而是要主動出擊,將桑忠昌砍了頭、將桑淳元拉下馬,從而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這個麻煩。
這時的蕭文明已經隱隱的意識到了,或許透過這件案件,蕭文明將迎來對桑忠昌和桑淳元總決戰!
決戰在即,蕭文明總不免多問幾句——就算不指望能夠旁敲側擊再問出什麼線索,但至少也要排除掉自己內心中的疑慮。
“我說你這老鴇子,你這樣把桑淳元的醜事抖落出來,就不怕得罪
他和他爹嗎?”
那老鴇子的回答的思路顯得十分清晰:“怕,當然是怕的,可他姓桑的再厲害也不能一手遮天吧?然而我卻是要靠著東家過活的,東家既然要對付姓桑的,我總不見得這時候,還把胳膊肘往外拐吧?”
這老鴇子想的這樣透徹,倒也並不容易,比起許多自詡飽讀詩書的人,不知強到哪裡去了!並且在這個時候,她還能有半句仗義執言,也算是這傢伙良心未泯。
蕭文明已在心中,已替她暗暗記上了一筆。
既然已經拿到了整治桑忠昌的線索,對於對付桑淳元這件事情,蕭文明的心中似乎平添了幾分底氣。
幾番商量下來,就仗著這點若有似無的線索,就直接同桑忠昌和桑淳元展開正面衝突,未免有些不智,還是應當做好兩手準備。
背地裡查訪案件的事情要做,明面上的場面話也要講!
畢竟為了同桑淳元說話,蕭文明已經把蘇州知府湯光耀、臨海知縣牛慶東都請過來了,他們既然來了,總是多少要發揮一些作用的,否則這一路的盤纏蕭文明不是白花了嗎?
同人打交道,素來都有“先禮而後兵”的講法。
“禮”是人人都會講的,無非就是客氣一點,但“兵”則不是人人都有的。
而這個“兵”字並不是說手裡掌握的多少軍隊,談不出來,就能把人家給揚了,而是講你手上掌握了多少別人無法硬剛的實力,讓別人看了就不寒而慄,自然也會跟著你去講“禮”……
對於蕭文明而言,能夠威脅到桑淳元的底牌,其實也就他的兒子桑忠昌這麼一張。
至少現在是這樣的。
因此這張底牌一定要捏在手裡,捏住了就不能放,並且要把這張牌打出最大的威力。
而桑淳元則是一個高明的對手,他不可能任憑蕭文明捏著牌而不做任何的反制措施。以他的老謀深算,蕭文明剛剛出現在金陵城中,他就已經知道蕭文明來此的目的,絕不可能束手就擒,必然也是會有後續的動作的。
而且他十有八九也知道,桑忠昌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是自己唯一的軟肋,一定會動用一切的手段和資源,加固這條軟肋。
對於桑忠昌犯下的大罪,雖然桑淳元定然是怒火中燒,但出於大局的考慮,他一定是會替兒子掩飾過去的。
那怎麼掩飾呢?
無非就只有兩種手段。
第一種,就是解決案件:透過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讓事主撤案不再去鬧。雖然在大齊朝,殺人奪妻屬於是官府必須過問的公訴案件,但現在官府本身就在桑淳元的手裡,只要是事主不上告,官府自然也就可以當成不知道。
第二種,就是解決報案的人。如果事主的工作做不通,咬死了就是不肯撤案的話,那就對不起了——是你不是抬舉,不是我不給你活路!既然你想同我拼個魚死網破、同歸於盡,那與其是我死,不如你死好了,乾脆把你也殺了,從此不再開口,案件也就了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