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5 真是巧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照桑淳元對蕭文明的瞭解,這小子雖然刁鑽刻薄、無禮放肆,做事絕不循規蹈矩,但為人行事並不卑鄙下流,好似綁票這種低階的事情,他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那捉了桑忠昌送到自己面前又是為了什麼呢?
桑淳元掃視了一眼大堂,見蕭文明的人馬送來的人,除了他兒子以外,還有一個一身孝服小寡婦打扮的女子。這女子哭哭啼啼的,顯然受了莫大的委屈。
再將眼前看到的景象,同剛才陣陣鳴響的鳴冤鼓聲結合起來,腦筋異常清明的桑淳元,已然將蕭文明的意圖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看樣子是自己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有什麼把柄落到了蕭文明的手裡,而這個把柄顯然是同這小寡婦有關,並且讓蕭文明自以為捏住這個把柄就可以直接威脅自己……
那這到底是怎樣的把柄呢?
怎樣的把柄都有可能!
知子莫若父,
別人不知道桑忠昌是怎樣的人,桑淳元這個做爹的還不知道嗎?這小
子平素最喜歡為非作歹、欺男霸女,難不成又做了什麼惡事了嗎?
是怎樣的惡行呢?
桑淳元陷入了沉沉的思索——似乎前兩天管家曾向自己提過一句兩句的,但那時候桑淳元忙於圍堵蕭文明的大事,再加上自己這個兒子做下的壞事車載斗量,因此這位新上任的總憲大人只在心裡暗罵了一句,便也沒有放在心上……
然而現在回想起來,這件事情,似乎、好像、真的同哪個女子有關……
桑淳元還在自己的記憶深處仔細地搜尋,而蕭文明就不再給他這樣的機會了。
只聽蕭文明說道:“桑大人,鳴冤叫屈的原告來了,你還不趕緊審理此案,替著百姓伸冤?”
這冤伸嗎?!
這案子能審嗎?!
蕭文明顯然是有備而來的!
政治上的鬥爭就和軍事上的鬥爭一樣,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發動看似倉促貿然的進攻,就只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這種進攻是一種誘惑,誘惑對手展開反擊,而前面留下的是一個更加巨大的包圍網;
第二種可能性就是發動進攻的是傻瓜,是不想活命只想尋死的傻瓜……
蕭文明顯然不是傻瓜,他準備下的這個包圍圈,就是這起同桑忠昌犯下的冤案!
而桑淳元要是按照蕭文明的意願開始審理這起案件,那就相當於主動往包圍圈裡跳。
這正中蕭文明的下懷,他準備了這麼許久,等的就是桑淳元當著自己的面,主動接手這起案件!
桑淳元當然不會讓蕭文明如願以償。
驟然遇到這樣的情況,而這位總憲大人身邊又沒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相當於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現在的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就只有兩條:第一條,堅決不承認被蕭文明押來的這個胖子是自己的兒子,撇清自己同冤案的關係;第二條,堅決不審理這起案件,能拖延多少時間就拖延多少時間……
形勢陡變,攻守異位,輪到桑淳元要拖延時間了!
於是桑淳元說道:“既然有案情,那就理應審理。不過本官今天累了,案子本官先受理下來,是否真有冤情,又有何冤情……本官自當,本官自當慢慢審理。當事之人,先押到獄神廟看管起來……”
蕭文明立即反對:“桑大人何必多此一舉?今天事主和嫌犯都已送到堂上,現在不審更待何時?剛才桑大人引經據典,教導我說什麼上官跨級指揮是為了提高效率,怎麼現在桑大人就不講效率了呢?放著案件不審,卻要慢慢拖延,這是何道理?”
一旁的溫伯明前一天受了桑淳元的責難,今天正好借題發揮,也幫腔道:“蕭大人所言不錯。我朝也曾有先賢臨街審案、傳為美談的故事。”
說著溫伯明便介紹了一個典故。
還真是巧了。
剛才桑淳元拿王文正公說事,而溫伯明舉出的例子,也是正是王文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