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著沒勁了,就跑到港口上去看一看、瞧一瞧,順便訓練調教一下手下的三百蕭家軍,日子別提有多好過了,至於沒事過來戰高溫嗎?

帶著一肚子的怒氣,蕭文明終於來到了蘇州府衙門門前。

按照大齊朝開國太祖皇帝的規定,大齊各級衙門,每天早上都必須開門辦公,聽候百姓申訴冤情。

這個制度設計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經過了兩百多年的變化,好好的經被歪和尚念得也基本變味了。

懶惰點的衙門,乾脆就不會開門,反正也沒人會來監督問責。

勤奮一點的衙門,每天早上把衙門大門開個半個時辰,隨手也就關閉了,為的就是把伸冤的百姓擋在外頭。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湯光耀自然也不能免俗。

蕭文明從臨海縣出發,中途留宿了一晚上,來到蘇州府衙門前的時候,還未過午時,可蘇州府衙門的大門,卻已經關得跟鐵板一塊似的,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要不我們先找地方住下,等明天一早再來拜會湯大人。”見到大門緊閉的牛慶東這樣提議道。

這種懦弱的提議,蕭文明當然是不會採

(本章未完,請翻頁)

納的:“不用那麼麻煩,湯知府同我是故交,自然可以隨便一點。”

說著蕭文明就叫手下的頭目張俊前去敲門。

這次蕭文明先來蘇州府、後去江南道,身邊帶著三十個蕭家軍——人太多了,顯得太招搖;人帶少了又不管用,三十個人不多不少剛剛好——由由辦事謹慎小心的張俊帶領著,說不定到了緊要的時刻就能發揮大作用。

張俊聽了蕭文明的命令,便立即去敲門。

敲了幾下,大門終於被推開一條縫,裡面探出半張人臉問道:“什麼人在敲門?”

蕭文明上前一步回答:“我是來見你們湯光耀湯大人的,我是臨海縣臨海屯的……”

誰知未待蕭文明把話說完,那看門人已經打斷了他的話:“這個點湯大人在吃飯呢,沒工夫見你,你明天早點遞牌子求見。今天就回去吧!”

蕭文明大老遠地趕來,還沒見到湯光耀那張臉呢,就吃了個閉門羹,哪有這種事情?

“你他媽的狗眼看人低。”

蕭文明剛罵了半句,身旁的縣令牛慶東,便拉了拉他的衣袖:“蕭大人你說話客氣些,這裡畢竟是州府的衙門,自然有衙門的規矩。”

說完了這句冠冕堂皇的話,牛慶東又壓低了聲音:“大約試這看門的人,想要點孝敬銀子,不如我們破費幾個錢,也少些麻煩。”

蕭文明就是因為錢的事情,而同桑淳元不高興了,現在見個湯光耀還讓自己掏錢,這話就很難說的過去了。

“又是伸手問我要錢的!老子才賺幾個子兒?我有錢,但偏是不給,他還能搶我的嗎?”

蕭文明這話說的顯然是太大聲了,就連那看門人都聽見了。

這廝果然是來索賄的,一聽蕭文明擺明瞭不想給他錢,便冷笑一聲:“哼!那就請便了。”說著就要把大門給關了。

蕭文明這時才想起來,湯光耀那是從臨海縣升上去的官,按理說,新官上任總是要帶著自己的幾個老部下的。

而湯光耀手下那些個在縣裡差遣慣了的老部下,蕭文明哪一個不認識?特別是看門的老王,蕭文明早就跟他混的精熟了——看著蕭文明心情不好,還敢伸手問他討錢,打不斷你的胳膊,撕不爛你的嘴!

然而現在這個看門人,卻是一張生面孔,也不知湯光耀是從哪裡找來的這個不長眼的活寶,居然連大名鼎鼎的蕭文明都會不認識,還敢攔他的駕……

既然你不認識我,那我就叫你認識認識!

蕭文明見這人馬上就要把門關上,便立即對手下三十個弟兄下達了命令:“把門給我推開!要是裡面有人敢頂住不不開,那就乾脆把門卸了!看他頂什麼!”

蕭文明的蕭家軍向來是只認蕭文明的,除了他之外,最多加上個蕭文秀。

除這兩人之外,就是天王老子來了,說話都不管用,更何況是區區一個蘇州知府衙門?

於是這三十個弟兄不由分說,立即齊心合力,向前把門推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