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4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怕是不妥吧?末將鎮守南湖屯,職責所在,不敢輕易擅離職守。要我說,桑總憲畢竟是個文官,蕭千戶想要頭髮打交道,最好也是找個文官一道去。
這話說的好。
火坑也好、水坑也好,反正蕭文明肯定是不想一個人單獨往下跳的,要跳也得找個墊背的。
就連墊背的人,蕭文明想也不想就找到了,一個是新上任的蘇州知府湯光耀,另一個則是臨海縣裡新任的縣令牛慶東。
湯光耀是蕭文明的熟人自不必說,這牛慶東則是朝廷新指派來臨海縣的縣令。
他是正經的進士出身,考試在全國第九名,也算是龍人中龍鳳了。奈何朝中無人,官也不大好做,在翰林院混了幾年,喝了幾瓶墨水之後,沒有混到什麼上進的法門,依舊被分到下面當縣令。
對於這樣沒有根基的政治素人,蕭文明是有意拉攏一下的,同他天南海北地聊過幾句,又送了幾百兩銀子的安家費。
吃人的最短,拿人的手短。
這位牛縣令就吃了蕭文明的、喝了蕭文明的,自然也就沒了讀書人的牛脾氣,成了蕭文明的鐵桿。
關鍵是這位弟兄沒有經過社會和官場的毒打,還不知道官場的險惡,當他聽說蕭文明要他出面到上頭那一套說法的時候,居然還有一些興致勃勃的意思。
當然了,蕭文明對牛慶東只是說有一些誤會,想要同桑淳元澄清一下,卻並沒有告訴他圍繞著收稅檢查這件事情,自己和桑淳元之間,將會爆發怎樣尖銳的矛盾……
而蕭文明後來也才知道,這位年輕的牛縣令,其實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單純。
他在被派來臨海縣做縣令之前,還在朝廷中樞裡混飯吃的時候,就無數次地聽見有人在議論著這位小小的軍屯千戶。
大齊朝管理著萬里江山、億兆黎民,每天有多少多少國家大事,排隊等著討論,每一件事情都牽涉著無數人的利益,甚至是人頭和性命,就是散落在朝房角落裡的一粒灰塵,要是掉下來也不知能夠壓死多少人。
而蕭文明的名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提起,甚至連地位超脫的康親王、毅親王這兩位王爺,都不時提到兩句,可見蕭文明的地位,遠不是一個七品千戶可以簡單概括的。
年紀輕輕的牛慶東,他已經認準了蕭文明將是政壇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並且前任知縣湯光耀、前任知府桑淳元,也都靠著蕭文明分給他們的功勞,一舉成為朝廷重點關照的人物,幾乎在同時做到了平步青雲、原地升遷。
是不是自己也能像之前這兩位一樣,仗著蕭文明的勢力飛黃騰達?
不能不說,牛慶東本人的心中是帶著這樣一份期許的。
然而興趣盎然的牛慶東,在收拾起簡單的行裝想要出門的時候,卻又臨時反悔了。
不過他雖然反悔了,卻沒有完全反悔。
他說:“蕭大人,下官不過是一個七品的縣令,品級低微,距離總憲桑大人還差著好幾個品級呢,直接去
(本章未完,請翻頁)
找他,未免有些不合流程吧?”
“那你準備怎麼樣?”
“不如這樣,下官剛剛上任,除了赴任之前在蘇州府見過湯知府一面之外,還沒有拜會過他。不如趁此機會,我們先去找湯大人,再請他出面,一同去見桑總憲,這樣也就名正言順了。”
有點道理。
並且和蕭文明之前想的不謀而合。
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把臨海縣、蘇州府和江南道,三層官僚體系全都打通了。
他桑淳元不是想瞞著州、縣兩級衙門,直接把手伸到屯田所嗎?
蕭文明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把所有能牽涉到的人全都牽涉進來,牽涉得越廣越好、越多越好,要一出手就要你桑淳元的陰謀詭計通通破產。
金陵城在臨海縣的西北邊,蘇州府則在臨海縣的西南邊。
要繞到蘇州府再去金陵城,其實是要走一些冤枉路的,不過走一些彎路固然冤枉,可不去走那就更冤枉了。
不管怎樣,先把湯光耀先拖下水再說。
大齊朝的蘇州府,同現實世界的蘇州府相比,不但名字一模一樣,就連整個城市的格局也是大同小異——都是一座建立在水上的城市,三步一橋、五步一河,街邊商店鱗次櫛比,路上行人絡繹不絕。
橋上、路邊,偶有三五個婉約溫柔的江南女子,掩著嘴用吳儂軟語悄悄說話,雖在酷暑之中,卻帶著幾分春色,令人見了心馳神往。
然而現在的蕭文明卻沒有欣賞美景和美女的興趣,他只覺得頂著這麼個大太陽,這幫人是吃飽了撐的,不在家裡面好好待著,冒著酷暑也要出來玩……
老子是沒辦法,桑淳元這貨想出了這麼條噁心人的辦法,否則老子安安靜靜在家待著,冰鎮的西瓜吃著、進口的葡萄酒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