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有些離譜了。

董婉青這種性格、這樣智商的人,怎麼可能這麼大方地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這也太詭異了些吧!

不過這些人才、這些東西,正是蕭文明所迫切需要的,既然是董婉青這邊主動提供出來了,要蕭文明當場拒絕便也沒有那麼容易。

於是蕭文明立即接話道:“那就多謝董小姐了。不過我也不會白拿的,這些東西如何作價,我們互相商量一下,銀契兩清,是斷然不會讓董小姐吃虧的。”

“吃虧?吃什麼虧?我們是合夥做生意,談吃虧不吃虧的未免生分了些……”董婉青忽然來了這麼一句。

這話聽起來只是平平無奇的一句客套話,內裡卻是暗藏殺機。

蕭文明一聽不對勁,連忙說道:“合夥做生意?我同董小姐和市舶司董家,何曾有過這樣的說法?”

蕭文明說的一點都沒錯。

“合夥”這兩個字可不是能夠隨便說的,達成了合夥的關係,那就相當於形成了利益上的共同體,成了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可不是說著玩的。

就算是真的要達成合夥關係,共同經營碼頭,蕭文明也要選一選物件。

別人不說,至少同董家做這樣的買賣,是不得不要好好掂量掂量的。

畢竟像董家這樣,做了好幾代海外貿易的人,任何事都不是能輕易瞞過他們的,並且還得時時提防著他們弄滑耍詐,可別到時候自己被人賣了,還在替別人數錢……

因此對於合夥的提議,蕭文明是想斷然拒絕的,但是在修碼頭這件事情上,蕭文明底氣並不足——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都有很大的缺陷。

因此,對於董婉青這邊的人力和物力,想讓他一口回絕,倒也沒有那麼輕易。

不過蕭文明是現代穿越過來的人,相比於古人,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他的腦子足夠靈活,腦海裡有各種各樣已經經過了上千年成功實踐過的鬼點子。

於是蕭文明對董婉青說道:“像我這樣的小本經營,今天不知道明天的,風險太大了,董小姐就別來跟我合夥做生意,給我當墊背的了。不過既然董小姐想幫我的忙,那你的好意我也不敢不領。這樣吧,人和東西,董小姐只管送來好了,就當是我向你們借的。到時折算成銀兩,我連本帶息統統還給你們,絕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董婉青是何等精明的人,蕭文明這條建議是個什麼意思,她心裡明白得一清二楚。

“合夥”和“借貸”雖然只是兩字之差,可區別卻有天壤之別。

就拿這座碼頭來說,如果是合夥修建的話,那大家都是碼頭的主人,虧的錢是大家共同承擔,賺的錢則是人人有份,就是碼頭經營不下去了,董家也能很輕易地出錢將碼頭的所有權控制在自己手裡,甚至可以將蕭文明踢出局。

而借貸的話,那董家就相當於是在同這座碼頭平等的做生意,碼頭的經營情況怎麼樣,同他沒有任何關係。當然了,當碼頭執行不下去的時候,他也可以花錢來購買碼頭的股份,但這時就要面對其他經營者的競爭,做起事來就未必有那麼容易了。

現在的董婉青,其實還並不知道蕭文明正要同倭寇通商做生意,只知道他正打算修建碼頭從事海外貿易,那就有極大的可能搶了他泉州市舶司的市場份額。

在江南小縣設立一座小碼頭,對於家大業大的董家而言,或許未必放在眼裡。

然而蕭文明的才幹卻是董婉青所不能不重視的,萬一真的被蕭文明開啟了局面,再想要去幹預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此外,董婉青還並不只滿足於將蕭文明的碼頭扼殺在搖籃裡,他還要先推波助瀾,而後反客為主,想要找機會把碼頭經營權拿下,就能趁勢將董家的勢力從福建泉州拓展到江南蘇州一帶。

於是,她在倉促之間,便提出了這個合夥做生意的絕妙的提議。

只可惜蕭文明也不傻,並且他對於“獨立自主”這四個字,有著異乎尋常的執念,從根本上是不願意有人插手他的事業的。

因為在現代,他不知看了多少外來人反客為主,甚至職業經理人吃裡扒外的往事,無不直接造成了一整個商業帝國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