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果然好手段(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在蕭文明的心裡,凡是古代的謀士都應該像諸葛亮這樣: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但是現在看來蕭文明的要求太高了——本來嘛,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像諸葛亮這樣的能有幾個?
別說是文武兼備了,無論是文事還是武事,只要能做好一樣,那就已經是很了不得了。
倒是溫伯明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趕忙推辭:“蕭兄,可別難為我了,我這人不通軍事,可別讓我把事情給搞砸了!”
蕭文明現在累得實在是不行了,這時要是別人拒絕蕭文明的請求,蕭文明非動氣不可。
可溫伯明的性格,蕭文明是瞭解的。
他這麼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讓他冒著這麼大的雨,連夜乘船趕到島上,就已經是很難得了。
況且就算是用腳趾想想,也知道蕭家軍的行動,必然是在溫伯明的指導和謀劃之下進行的。可以說,溫伯明作為朋友,已經盡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實在是不能再苛責於他了。
劉辰、胡宇、張俊三人,雖然成長的速度很快,但還遠沒到能夠獨擋一面的程度,並且三人互不統屬,無論資歷和能力都相近,也分不出個上下之分了。
因此無論是交由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統帥三軍,蕭文明都是不能放心的,因此他只能再次勉力撐起身子,親自指揮麾下弟兄打掃戰場。
此時剛剛露出臉的月亮又被烏雲密佈,大雨又開始漫天漫地地潑灑下來。
但是天空卻慢慢的亮了起來——黑夜已過、黎明將至,即便是隔著層層烏雲,陽光依舊能夠普照大地。
蕭文明命令手下蕭家軍,將死了的倭寇堆成一推,再將活著的人,手連手、腳連腳地捆綁在一起,以防他們突發造反。
倭寇身材矮小,因此體重也不大,將他們的死屍堆在一起,費不了多少功夫。
眨眼間,七十多具倭寇的屍體便被堆成了一座小山。至於活著的倭寇,把他們捆紮起來的難度也不大。
東山村是個漁村,漁村裡各種繩索有的是,再加上這些倭寇剛剛吃了敗仗,已經沒有了心氣,幾乎是聽憑蕭文明的擺佈。
倒也有幾個不聽話的,一見繩索,就開始掙扎。
這也沒啥問題,把他們痛打一頓,打得半死過去,捆起來也就容易了。
至於領頭的富山吉秀,倒是一個可以利用一下的人。
蕭文明便給了他一點特殊待遇,不捆他是不可能的,只是把他單獨一個人捆起來,而不是跟其他倭寇那樣綁成一串雜魚。這多少也算釋放出了一點善意,又能防止他和其他倭寇攪在一起再生事端。
搞定了眼前這些倭寇,蕭文明就要派兵仔細肅清整個東山村。
按理說,以倭寇的性格,不像是會躲藏起來苟且偷生的。但是倭寇的腦回路素來清奇,也難保沒有一兩個腦子短路的,偏就躲在民居里面不出來。
因此把屋子裡裡外打掃乾淨,還是很有必要的。
正在蕭文明剛剛拿起掃帚的時候,前方傳來訊息:說是有不速之客來了。
這個不速之客到不是過來增援的倭寇,卻是蘇州知府桑淳元。
他召集了蘇州府的官兵六百多人,分成三十艘船,浩浩蕩蕩地橫穿洋湖,準備在東山島登陸。
桑淳元和他所率領的官兵,算不上是朋友,但肯定不算是敵人,對他們不必保持太大的敵意。
但是這年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見這麼多船運來了這麼多兵,雖然戰鬥力不管用,但蕭文明還是命令手下的三百弟兄暫時停止掃蕩東山村的計劃,先將這些官兵打發了再說。
三百蕭家軍一場血戰下來,氣勢更足,列隊肅立,儼然有不可侵犯之勢。
而桑淳元帶來的官兵,大多是蘇州本地的屯田兵,對蕭文明蕭家軍戰鬥力之強,原本就頗有耳聞。其中更有幾個新晉的百戶千戶,對此更是親眼目睹。
因此他們雖然知道蕭文明的蕭家軍是不會與他們為敵的,可是見了他們這架勢,也絕不敢輕舉妄動,只是默默地下船上岸,除此之外,不敢上前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