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調集船舶(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能夠投入多少運輸船?就成了登陸作戰成敗的關鍵。
並且這裡指的運輸船的數量,是指一次效能夠投入的。
水路運輸的變數太大,潮汐的沉浮、天氣的劇變,都將嚴重影響航行的效率,只要不是從一個地方同時出發,無論是多地同時出發,或是一地先後出發,在協調上都會存在莫大的變數。
至於說什麼第一批送人上去的船,撤下來以後再走一個航程,再送一批、兩批、三批人上去,那就幾乎是做夢了。
就好像解放戰爭時期攻打金門,解放軍第一次上去的三個團,實際上已經站穩腳跟了,但後續部隊就是上不去,這三個團最後也就十分憋屈的被吃掉了。
因此現在來看,戰船集中在南湖屯,幾乎是現在唯一正確的選擇了,更換成其他任何一種方案,都會造成結果的不確定性,甚至會變成滅頂之災。
倭寇是非剿滅不可的,但蕭文明的蕭家軍也是不能輕易消耗的。
正當蕭文明處於左右為難境地的時候,董婉青來了。
原來是董婉青也得到了報告,說是蘇州府裡來了個大人,明令禁止他們海通鏢局的船停泊在南湖屯裡。
“啊……原來董小姐也知道事情啊,我這不正為難呢嗎!”
聽了蕭文明的訴苦,董婉青卻是一臉的輕鬆:“我當是怎麼回事呢?不就是桑淳元知府嗎?我家同他頗有交情,好說話的很。遇到意見不合之處,疏通疏通不就得了?”
蕭文明把眼一白:桑淳元好說話,這不是笑話嗎?
蕭文明自己這個暴脾氣且不必去說,就連臨海縣令湯光耀這樣的老油條,也一樣被桑淳元懟得好幾次下不來臺。
因此蕭文明並不相信董婉青的話:“小姐同他有交情,我同他可沒交情。要疏通的話,那就請董小姐出面好了,我是不會去觸她這個黴頭的。”
董婉青微微一笑:“這事兒原也不用我出面,我保舉一人,保證馬到成功。”
“什麼人?”蕭文明問道,“能有這麼大的本事?”
“這人蕭大人不會不認識。”董婉青答道,“是一個叫徐世約的,在臨海縣本地做些小生意。”
好大的口氣……徐世約在臨海縣做的那叫小生意嗎?
小小一個縣城,他徐世約就是七八件鋪子的掌櫃,縣城外又不知兼併了多少土地,且不論他這些產業、這些銀子來的正當不正當,反正是臨海縣裡數得上名號的大富豪,誰敢說他只會做一些小生意?
不過董婉青這樣說,蕭文明倒也並不奇怪——董家的生意做的那麼大,區區徐世約同他們一比,也就是個小本買賣了……
可問題是,為什麼在董婉青眼裡,這個只會做些“小買賣”的徐世約,居然能夠說動自命不凡的桑淳元?
因此蕭文明質疑道:“就憑他?聽說這廝在蘇州府裡也認識幾個人,但是想要說動桑淳元,他還沒這個面子吧?”
董婉青仍舊是一臉的自信:“蕭千戶儘管放心,這件事情就讓徐世約去辦,保管能夠辦成。”
反正不管怎樣,徐世約要是能夠辦成了,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如果辦不成,蕭文明這邊也沒有什麼損失,那就不如讓他去辦一辦好了。
然而最後的結果卻大出蕭文明的意料之外。
原本徐世約就對蕭文明有幾分忌憚,又有海通鏢局的董家大小姐出面,他當即答應下來,親自赴蘇州府去見桑淳元。
徐世約受命趕赴蘇州府,等他回來的時候,帶來了一個莫大的好訊息:蘇州知府桑淳元,已經同意海通鏢局的船可以停在南湖屯裡,並且在他聽說蕭文明打算出兵剿滅倭寇的時候,甚至還滿口答應,可以派蘇州府的官兵從旁協助。
蕭文明是屬實沒有想到,這個桑淳元的態度,居然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要知道,桑淳元本身就是個極其固執的人,想要讓他改變主意,可以說是難比登天。可偏偏就靠這個徐世約,居然就改變他的主意,這就又有些出乎常理吧?
然而董婉青最大的技能,就是可以把不合理的事情解釋得異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