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解釋說:桑淳元這我還是知道一些的,他除了當官之外還喜歡經營一些小生意,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如今這個大齊朝,多一半的官員都在外經商。

但是這樣的行為,是違反大齊律令的,因此這些官員在經商的時候,就必須找一個代理人。而這個代理人必須十分可靠,因為這個人將會掌握官員幾乎所有的秘密。

而桑淳元找的代理人,那就是徐世約了。

旁人都知道徐世約在蘇州府裡是個講得上話的,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他還有這樣子的身份——至少現在湯光耀是不知道的。

要是被他知道了這個背景,以湯光耀的性格,就算不會卑躬屈膝地拍徐世約的馬屁,但至少平時對他的態度也會客氣許多。

然而徐世約這樣的背景,作為地方父母官的湯光耀不知道,而董婉青這個“外來的和尚”卻知道了個一清二楚。

對於這其中的原因,董婉青解釋起來十分簡單:“徐世約同官場上的人那不過是,逢場作戲的酒肉朋友罷了,同我董家卻是實打實的生意場上的夥伴——有些事情,湯光耀不知道,我卻會知道,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吧?”

這個當然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世間任何事情是一物降一物,商人原本是四民之末。按理說,是該被官員瞧不起的。然而只要攥住了官員的把柄,那就是“攻守之勢異也”——平素么五和六的桑知府,頓時就會變得溫柔得彷彿一隻小綿羊。

反正不管怎樣,沒了桑淳元的從中作梗,調集船舶的事情很順利的就完成了。

十天之後,十五艘船便已集中到了曹瑞的南湖屯碼頭之上。

並且這些都是在長江裡跑運輸的大船,按照蕭文明的估算,像這樣的大船,只要有五艘,就足夠可以運輸三百蕭家軍全部的兵力和輜重了。

但是像登陸作戰這樣的冒險性的行動計劃,在準備的時候不能把賬算得太死了,一定要留些餘地出來,準備得“將將好”肯定是不夠的。留下十艘船作為備份和接應才是穩妥之策。

至於剩下的船,則可以留給桑淳元統籌使用,算是給他一個面子。

這些船連同南湖屯千戶曹瑞原有的幾艘破戰船,大約可以送上去一千人左右的蘇州府的官兵和屯田兵。

這些部隊的戰鬥力完全不能指望上,但是兵力就是兵力,就算不能上陣殺敵,待在旁邊搖旗吶喊、助助聲勢,那也是不錯的。

眼下看來萬事俱備。

且進入春季以後,氣候平穩,除了偶爾會下上一兩陣春雨之外,並不會有大風大雨的天氣,正是實施登陸作戰的好時機。

然而此刻還有一個隱患,急需蕭文明去解決:那就是蕭文明對島上倭寇的情況一無所知。

詢問千戶曹瑞,他也只是說:倭寇盤踞在洋湖上的東山島裡,其他的情況並不知道。

東山島是洋湖裡最大的一個島嶼,島上還有百十來戶人家,以捕魚為生。倭寇既然已經佔領了島嶼,在想要從島上的漁民哪裡打探訊息,那顯然是不行的了。

為今之計,就只能派人上島去看一看,才能知道眼下島上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這時董婉青自告奮勇,說是可以派手下的兩個水性高手,從水下偷偷潛入進去,這樣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打探東山島的情況。

董婉青的主意雖好,卻也被蕭文明拒絕了。

倒不是因為在技術上存在什麼問題,只是因為蕭文明對董婉青還不能完全放心,可不能讓她隨意接觸我口。

然而除去董婉青之外,蕭文明這邊似乎也沒有什麼可以依賴的力量。

要不就在沒有偵查的情況下,硬著頭皮上吧!

這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蕭文明和溫伯明商量下來,總覺得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完,就是令人有些心中不安。

正當蕭文明一籌莫展之際,一位貴客重又來到了臨海屯,此人便是姑蘇大俠林丹楓。

蕭文明眼下這是用人之際,林丹楓飄然而至,不禁讓他喜出望外:“林大俠怎麼來了?也不事先通報一下,我也好出來迎接啊!”

林丹楓依然是那一副白衣飄飄、瀟灑不羈的俠士模樣,微微笑道:“聽說蕭千戶正要大舉進攻倭寇,林某是趕來共襄盛舉,助你一臂之力的。怎麼?難道蕭千戶不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