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光耀是隻老狐狸,蕭文明打著什麼算盤,自然瞞不過他。

他仔細盤算了一番,這才表了態:“放人倒不是不可以,只是要不要同桑知府商量一下?得了知府大人的批准,辦理起來也能名正言順。”

好傢伙,這話我還不知道怎麼開口呢,你倒說出來了,那我可要謝謝你了!

因此蕭文明說道:“要說還是湯縣令想的周到,不過桑大人那邊我是不會去說的,要說,就請湯大人去說好了。”

對於桑淳元,湯光耀其實也並不是那麼想打交道的。

老狐狸又權衡了一下利弊得失,說道:“那個其實吧……這些白炎教徒都是有產有業的,不怕他們丟了跑了……蕭大人這裡又留著他們的筆錄口供,簽了字、畫了押。要我說……放了他們,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蕭文明趕緊抓住湯光耀的話頭:“喲,聽見了吧,這話是湯縣令你說的,溫兄在這裡可以作證哦!”

一聽這話湯光耀就急了:“蕭大人你可別害我呀!”

溫伯明插話道:“害不了,害不了。咱們這位蕭兄是個大好人,怎麼會害了湯縣令呢?”

湯光耀心中一哂:蕭文明是好人?他要是好人,這世界上恐怕就沒剩下幾個壞人了……

然而這句話他忍在了心裡,並沒有說,卻道:“就怕桑知府那邊……”

溫伯明又道:“桑知府那邊,湯大人大可不必擔心。那天他在臨海屯,是個什麼態度你還不知道嗎?顯然就是想急著把案件辦結了,湯大人現在就把人都放了,不是正合著他的心意嗎?”

的確如此。

那天桑淳元的表現,湯光耀也覺得很奇怪,回到臨海縣裡想了好半天,才大約弄清楚了其中的原委:大概是桑淳元覺得在自己的轄下發生了白炎教的逆案,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所以頂著風險也要把這件案件儘量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速速結案了事。

那按照這樣一個想法推論,將這些人給放了,桑淳元肯定是會支援的。

湯光耀還在仔細的盤算,這邊蕭文明又添了把火:“我說湯縣令啊,你怎麼這麼猶豫呢?你把人放了,既能在桑知府那邊攢下面子,又在那麼多富豪、地主這邊攢下了人情,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你滿天下去找找,能找到算我輸。”

至此,湯光耀這才下定了決心:“好,就按蕭千戶說的辦。不過桑知府那邊,該通報還是要通報的,這件事情就讓我去辦好了。”

又商議了幾句細節,蕭文明便同溫伯明離開了臨海縣崖門。

一隻腳剛邁出衙門的大門,蕭文明就感慨起來了:“唉!咱們把責任扔給了湯光耀,可人情也給了他了,我總覺得有些可惜……”

溫伯明卻十分灑脫地回答:“這又何必可惜呢?人情世故這種東西,有時候也像做生意一樣,有賠有賺的。說不定過不了多久,蕭兄又能從他們身上賺上一大票人情呢!”

溫伯明的話一語成讖,不過多久之後,蕭文明又會幫上這些富商一個天大的忙,並且因禍得福,從此將局面徹底地開啟了。

對於這份人情,湯光耀也是十分重視。

蕭文明剛離開臨海縣衙門,他就立即揮毫潑墨,寫了一份言簡意賅的請示,又派出得力之人,騎快馬趕往蘇州府,向桑淳元請示這件事情。

對於釋放白炎教徒,桑淳元是非常支援的,並且湯光耀在彙報的時候還特地引去了一個細節,那就是這件事情是由蕭文明提議的。

如果這個細節被桑淳元知道了,這位老謀深算的知府大人未必不會有所懷疑,然而既然被湯光耀給瞞過去了,他就只當是這位湯縣令會辦事,終於說服了蕭文明……

於是桑淳元大喜過望,大筆一揮便同意了湯光耀的請示。

得了知府大人批示的臨海縣的衙役,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騎馬返回了臨海縣城。

這一趟往返,沒有耽擱一秒鐘,第一天早上派出去的衙役,第二天一早就回來了。

得到了桑淳元批准的湯光耀也沒有耽擱,立即就拿這張批文,趕到了臨海屯。

看見批文,蕭文明也是一愣:大齊朝的辦事效率他不是不知道,當初下發陣亡將士撫卹銀的事情,即便是有了皇帝的聖旨御批,可這麼重要的事情,隔了大半年的時間,都沒辦下來……

事實上,這件事情到現在都沒徹底辦妥。

蕭文明現在拿到的撫卹金,實際上是從毅親王府那裡直接撥下來的,並不是戶部、兵部和各級衙門那邊按照律例、旨意嚴格辦理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