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8 登龍七術之隔山拜佛(第2/2頁)
章節報錯
溫伯明也含笑著附和道:“蕭兄雖然不喜歡官場,可官場的路數確實被他看透了。湯縣令,你可知道,學生閒來無事,曾經寫過幾篇小文章,將官場中逢迎拍馬之術,略微總結了一下,稱之為‘登龍七術’,其中有一條就叫‘隔山拜佛’,你想聽聽嗎?”
湯光耀雖然急著給桑淳元送茶葉,但一想到溫伯明乃是江南名士,又是出了名的大才子,他總結出來的官場規矩,對自己肯定是極有啟發的,是值得聽一聽的,甚至是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因此湯光耀趕忙回答:“倒要請教,還請溫先生長話短說。”
溫伯明不慌不忙地啜了一口茶,才介紹起這條“隔山拜佛”之計——
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你要拍馬屁,首先是要拍對馬屁,首先一條,就是不要拍頂頭上司的馬屁,而是要越過知府,往上逢迎交際。
為什麼這麼講呢?
道理其實簡單。
比如說你是一個縣令,想要當知府,你就不能拍知府的馬屁,而是要隔上一層,去拍巡撫老爺的馬屁。因為你提任知府,知府本身是做不了主的,你拍他也沒用;並且這樣過於要求上進,豈不是要把知府的位置擠走,那知府大人還能給你好臉色看?
要知道,頂頭上司沒有提拔你的權力,可作踐你的辦法卻多得是。
相反的,要是你搭上了巡撫的線,那一個知府就是想給你穿小鞋,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腳大不大。
這就是隔山拜佛的道理。
而現在的湯光耀則有一個便利的條件,那就是它已然結識了京城裡的兩位親王。
他們的權勢地位,又豈是小小一個知府可以相比擬的?
因此,放著親王的馬屁不拍,而去拍一個知府,那實在是有些捨本求末了,這非但得不到什麼好處,反而會引來那小心眼的知府大人的怨恨:你小子都跟王爺搭上線了,把我這個知府擠走,那是遲早的事,還在這裡給我裝孫子,這不是在打我的臉嗎?
而顯然桑淳元的氣量不大,湯光耀這樣上趕子地往上爬,說不定已經起到反作用了。
溫伯明這一番話說得湯光耀猶如醍醐灌頂,聽著他腦門子上都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趕忙問道:“那麼溫先生,照你這麼說,我這包茶葉是不是就不能送了?”
“那是自然了。不過湯大人也不必怕桑知府怪罪,你就把錯都歸到蕭兄頭上不就行了?就說這臨海屯裡竟找不出兩片像樣的茶葉來,的確是愛莫能助。這套說辭既沒有撒謊,又未顯得自己不恭敬,還能順道把蕭兄罵上兩句,豈不是一石三鳥嗎?”
“有道理!”湯光耀恍然大悟。
蕭文明就在旁邊,白了溫伯明一眼:“溫兄,你這也太不厚道了。怎麼什麼黑鍋都往我背上扣了,你還嫌我背上的黑鍋不夠多嗎?他不想得罪上官,難道我就想?”
蕭文明當然是知道溫伯明是自己這邊的,因此他這話說的帶了幾分戲謔的口吻。
然而溫伯明卻把這事兒聽真了,一臉嚴肅地說道:“蕭兄,我這所謂‘登龍七術’也就是些下三濫的手段而已。蕭兄知道一下也無妨,不知道也是無傷大雅。蕭兄走的是光明正大、濟世救民的路子,那些個蠅營狗苟一輩子才勉強混到五六品的,又怎能同蕭兄相提並論?蕭兄就是要拍馬屁,拍的也不是這些混蛋官員的毛病,而是要拍著全天下人的馬屁。公道自在人心啊!”
蕭文明作為一個從後世穿越而來的現代人,科學素養肯定是要比古人要高出不少的,但論目光深遠、格局廣大,蕭文明就未必敢這樣說了。
特別是像溫伯明這樣的人物,它的深謀遠慮對於蕭文明而言是一個極佳的補充,這也是為什麼蕭文明想將他籠絡在身邊的最重要的理由。
只是溫伯明此人脾氣古怪,說話不留情面,狠起來連自己都懟。
雖然當下他們二人的關係十分親密,但更多的是朋友的義氣,並沒有什麼共同的利益,還遠不到徹底籠絡的程度。
不過這幾句話,卻把湯光耀整個都聽傻了。
他原先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蕭文明和溫伯明竟然有這樣大的志向,反觀自己,要是退休的時候能混到四品知府這樣的官員,那還不得偷著樂?
什麼經世濟民?
什麼以天下為己任?
這樣的詞彙,對於他一個官僚而言,實在是太遠大、也太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