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蕭文明這張嘴一吹一嚇的,他眼前賊人的隊伍出現了顯而易見的鬆動,不少人開始交頭接耳、面面相覷,似乎是在討論下一步的行動。

只要對手有了鬆動,不再是窮兇極惡的鐵板一塊,那對於自己來說就是一個莫大的好訊息。

但這對蕭文明而言,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從他們的反應之中,蕭文明查明瞭一個最為重要的情況——那就是賊人隊伍裡,到底有多少倭寇!

倭寇都是一些破產的武士,既沒有動力、也沒有條件去學習文化,他們大約連倭國自己的文字都認不全,更別說是中文漢字了。

因此對蕭文明剛才的話產生反應的,毫無疑問就都是中原人,而那些無動於衷好像傻瓜一樣的,那顯然就是倭國來的賊寇了。

如此這般觀察下來,別人隊伍裡的倭寇,人數不過二十多人而已,人數不算太多,但也不少。

但是這樣數量的倭寇,還不足以讓蕭文明輕敵冒進,因為他不知道這個時代倭寇的戰鬥力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雖然可能性極小,但萬一他們人均劍聖,那自己要對付他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不管怎樣,至少賊人隊伍裡的中原人產生了動搖,那就有了進一步操作的空間和基礎。

於是蕭文明又趁熱打鐵,這次卻不是,空口說白話了。

他大喊一聲,忽然邁步向前走了實打實的三步:“你們怎麼說?到底走不走,給我句實話!”

三步,也就只有三步而已了……

蕭文明現在驚懼未退,就怕走的太多了,哪個腦子不靈的倭寇發起狠來,把手裡的握刀扔過來,那自己就玩完了。

見少爺蕭文明都走上去了,他手下那些子弟兵自然也不會落後,也趕緊跟著向前邁了三步——不管他們心裡是不是真的害怕,但在蕭文明的率領下,至少這三步走得十分堅定有力,已然做出了一副拼命的架勢了。

原本蕭文明三言兩語之間,賊人的隊伍就已經產生了分化,如今這三步一跨,賊人更是被嚇得愈發慌張,也緊跟著退了三步。

於是乎,蕭文明上前三步,對手便退後三步,距離保持得恰到好處,節奏也維持得天衣無縫,就好像一對舞伴正在極有默契著跳舞……

當然了,這也僅限賊人隊伍裡的中原人而已。

至於那些倭寇,因為聽不懂人話,直到現在還被矇在鼓裡,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再加上他們原本就是一些直腸子、呆瓜子,遇到這樣突然的情況,根本就來不及作出反應,就只能直愣愣地挺在原地。

於是乎,兩百多賊人中的大部分人都退後了三步,偏偏這二十來個倭寇沒有動,就好像他們上前走了三步,正在向蕭文明發起挑戰一樣。

好不容易發現情況不對的倭寇們,這才意識到自己被同伴出賣了。

然而這幫人都是些死腦筋,做事軸的很,卻不肯跟著後退,而是呲牙咧嘴地開始破口大罵——既罵精得像猴一樣的對手,也罵精得像猴一樣的戰友,卻不知道他們自己都蠢得像豬一樣。

豬一樣的他們,文化水平實在是一般,就連罵人的詞彙都簡單的很,就只能重複重複再重複,罵多了就顯得單調了。

就這幾個單調重複的詞彙,蕭文明倒是聽懂了個大概,又見他們一臉的兇相,他已被罵得火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心想:自己家人再怎麼為非作歹,那也是自己家裡人的事,你們這幫倭寇,就敢殺到大齊朝來趁火打劫、殺害百姓,居然還敢出口傷人?是想找死嗎?“

這時的蕭文明真想立即就派人過去,將那幾個倭寇當場砍成肉醬,讓他們變成物理意義上的人渣。

只可惜蕭文明的臨海屯的子弟兵們尚未訓練成形,不但還不掌握遠端兵器的使用,最重要的是還沒有練成戚繼光的鴛鴦陣。

如果蕭文明穿越來的時間多提前些,只要一年半載的時間,他就足夠練出一隻戰術精良的軍隊出來,到時候這幾個小小的倭寇何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