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9 恢復工坊造新劍(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是蕭文明隱約中記得,其實日本的鐵礦石品質,同中國也是大差不差,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只不過他們的“玉鋼”用了特殊的處理方式,能把品質一般的原料,升級為質量上乘的鋼材。
而這種方式被日本人近乎機密一樣流傳下來,別人想要窺知其中的奧秘,便是萬萬不能。
不過看得出馬青這孩子的確是有些天才的,至少在冶煉這一塊便是如此。
因此蕭文明便又問了一句:“辦法,你現在沒有,將來總能有吧?總不見得讓我一輩子都用這種破刀吧?”
蕭文明這話原本是問馬青的,卻不想老馬接過了話:“蕭大人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咱們雖然是村裡的鐵匠,可給大人新打的這兩口刀,那也是用了心了的。我敢說比官刀那是要強出不少去的。話說回來,要是這兩口刀大人都沒法用,那其他官軍還怎麼活?”
廢話,這不就是要建立相對於其他軍隊的絕對優勢,這才要裝備更好的刀劍嘛!
要是事事都講究個敷衍了事,那還練什麼兵?還打什麼仗?
就憑自己臨海屯裡這三百頃土地,再加上自己還能寫幾本爛書,就可以逍遙過一輩子了,何必跑到你這馬家的鐵匠鋪來打什麼刀!
就算老馬是個手藝精湛的好鐵匠,但就憑他這般因循守舊的態度、得過且過的性格、鼠目寸光的視野,那一輩子也就是個鐵匠了。
不過他兒子馬青卻不一樣。
因此,蕭文明對老馬的回答不以為然,便也沒有搭理他,而是扭頭問馬青:“小馬,你怎麼看?”
馬青怯怯地看了自己的老爹一眼,沉吟了片刻,回答道:“要我說嘛,不如這樣。蕭大人,你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我們這邊先幫你按照倭刀的工藝打造一批新刀,您老先給弟兄們用著;另一條腿,只要您老不怕花錢,我可以從全國各地不同的鐵礦那裡購買礦石,一點一點幫你慢慢試出來,遲早是能造出好刀的。就是這事兒,還不光不能怕花錢,還得不怕花時間,這一點一點地試,不知要試到猴年馬月去呢!”
這的確是個好主意。
老馬新造的這幾口刀,質量雖然比不上倭刀,但也遠遠超過大齊朝的制式官刀了,還是勉強可以用一用的。
至少可以做到在倭寇面前不用那麼吃虧了,不會大批大批地被攔腰截斷。
而刀劍最終新材料的篩選,固然是要投入巨大的經濟成本和執行成本的,但這項工作也是非做不可的。
畢竟材料科學,直到科學昌明的現代,都一直是一種試錯的科學——當年的愛迪生,為了試驗燈泡燈芯的材料,錯了三千次,才最終獲得成功。
蕭文明現在又不急於一時,自然有時間讓馬青去試錯、試驗。
並且搞出了這種高品質鋼材,還不光可以用在鑄造刀劍上,對於日後蕭文明發明製造火槍、火炮,甚至坦克、軍艦,都是大有助益的。
因此蕭文明略加思索,便同意了馬青的提議:“好的。小馬,你的見識比你爹強,就照你說的去做!”
說著蕭文明又扭頭,看了一眼老馬,對他說道:“老馬,老實說你打造刀劍的本事不算差,可你生兒子的本事更強。你有這麼個聰明伶俐的兒子,你家的產業,日後一定會蒸蒸日上的。對了,這個小馬今年多大歲數了?”
蕭文明這麼一踩一捧的,把老馬說得高興壞了,笑著回答:“這小子,今年也有二十一了。”
古代人成婚早,男的二十一歲也該結婚了。
因此蕭文明又問:“哦,這年紀好啊,成家了嗎?”
這個問題老馬卻不願自己回答,含笑著對自己的兒子說:“嘿,問你呢,你倒是說呀!”
馬青紅著一張羞澀的臉:“還沒呢,但是姑娘已經定好了。就是蕭千戶臨海屯張家的女兒……”
蕭文明聽著一愣,隨即說道:“哦,張家大閨女啊,我知道!這姑娘長得雖不是最好看的,卻是個懂得持家的。她有個弟弟,小她一歲,叫張俊,就在我手底下當個小頭目。這戶人家日子肯定越過越好。嘿,你小子還真有眼光啊!什麼時候結婚啊?告訴我一聲,我給你封一個大大的紅包。”
馬青嘆了口氣:“原本過了春節就可以成親了,可是他爹為國效力、戰死沙場,這些日子她還在給他爹守孝呢……成親的事又只能往後拖了……”
為父守孝,這種事情倒不能說是繁文縟節,而是華夏民族忠孝文化的直接體現。
蕭文明倒也並不反對:“這樣啊,那倒可惜了,不過既然已經定下了親事,那你小馬就算是我半個臨海屯的人了。我有個提議,你可以考慮一下,想清楚了再告訴我接受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