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親王見狀大怒,大喝一聲:“都給我閉嘴,誰還敢胡言亂語,小心我砍了你們吃飯的傢伙。”

早已被康親王嚇得魂不附體的賊人們,立即就閉上了嘴,唯恐自己在發出一句噪音,整個場面又變得鴉雀無聲,頓時變得十分滑稽可笑。

然而不說話又不行,也問不出所以然來,康親王只能命令手下王府護衛中辦事機靈的,逐一詢問這幾個賊人,再將情況匯總起來。

這幾個人辦事得力,不一會兒便問明瞭事情的大概。

原來這些賊人並不是同一夥人,彼此之間,要麼從來就不認識,要麼不過是點頭之交而已。他們是聽說有幾個倭寇想要深入金陵城下去搶劫,所以才臨時聚在一起,準備渾水摸魚、趁火打劫的。

這些賊人裡頭,有太湖裡的水匪、有紫金山的山賊、還有東海的海盜,成分可以說是十分複雜了。

也正因此,他們人人都想撈好處吃肉,都不想吃虧啃骨頭,所以作戰起來才是一盤散沙,只讓幾個倭寇在前面拼命,自己則是坐山觀虎鬥。

否則在蕭文明同倭寇打個兩敗俱傷的時候,這幫人要是突然出手,蕭文明非得敗退下去不可。

原本他們見這幾個倭寇一時難以取勝,早有幾個腦子靈活的,找機會就先跑了。後來當金陵城裡的援軍趕到之時,這幫賊人立即就做鳥獸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

而被擒住的這幾個傢伙實在是倒黴。

他們都是太湖水匪,老巢在太湖,自然朝西南方向退去,正好被金陵守軍的大隊人馬截住,就成了甕中之鱉。

而山賊則是各自四散奔逃,有的被抓住、有的沒被抓住。

倒是海盜,因為船停在東海邊上,他們因此向正東方向逃去,正巧同金陵守軍擦肩而過,基本上全都逃跑掉了。

聽到這樣的訊息,康親王便多問了句海盜的事情,想要打聽一下這些海盜的去向。

誰知水匪和海盜雖然都是吃水上飯的,活動空間大有不同,也互相看不起——水匪叫海盜海蝨子,海道就叫水匪水王八……

因此這些太湖水匪對海盜的行蹤並不十分了解,但是閒聊中他們也曾聽說過,他們的船就停在臨海縣的一處港岙之中,還有當地的一個地痞,諢號叫什麼“王八”的人,專門負責接應他們。

臨海縣的王八……這不是臨海縣的王霸嗎?

這兩個關鍵詞結合在一起,就好似跟帶著電的鋼針,將蕭文明刺激的一下跳了起來,開口就問:“什麼?你再說一遍,海盜跟臨海縣的王霸有瓜葛?”

那水匪早就被嚇得服服帖帖了,也不管問問題的是不是康親王了,只顧著老實回答:“是啊,是啊,小的聽說過,小的聽說過。就是聽著不甚確實……要是有真的、假的、錯的、對的,還請大人不要怪罪……

看這廝一臉惶恐的樣子,料想他也不是在說謊。

可越是這樣,蕭文明心裡就越是著急了。

自己在金陵城下,將倭寇以及倭寇身後的海盜水嘴殺了一個大敗,這些傢伙竄回臨海縣時,不會順手牽羊將臨海屯洗劫一番,以報今日之仇呢?

而臨海屯裡,現在就只剩下老夏頭和十五六個老軍以及老弱婦孺,可以說是一點戰鬥力都沒有,要是這些海盜同王霸勾結起來,攻打臨海屯,那必然將是一場慘案。

因此蕭文明大叫不妙:“不行,兩位親王,我要立即返回臨海屯去,那裡有我們的父老鄉親,要是我們遲了一步,說不定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這個要求可以說是十分合理的。

可沒想到那康親王不知是腦子哪裡搭錯了筋,斷然拒絕了蕭文明的要求:“這不忙吧?你是過來接受襲位考核的,考核就在今日,你完成了考核再走不遲。這幾個匪人披傷帶創的,能走多快?”

蕭文明想了想,回答道:“那不行,現在屯子裡就剩下老弱婦孺,我冒不起這個風險,一定要立即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