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試題還在劉協手裡,這樣吧,我們把科舉考試定在十五日以後,另外讓趙雲陪同諸葛亮,一起做武考官。”

諸葛亮和司馬懿想了想也覺得行,只是諸葛亮沒想到,主公會讓趙雲和自己。

等司馬懿和諸葛亮走後,陳難去了劉協的寢宮,準備去拿試題。

劉協看見陳難,故意的說:“你來做什麼,丞相現在可是大忙人,深得民心啊,沒想到還有時間來我這裡。”

陳難說著跪在了地上,一臉的談定,絲毫沒有害怕的樣子。

“陛下,這段時間確實忙的不可開交,一直沒有來探望陛下,還請陛下贖罪。”

劉協看著陳難:“起來吧,也不是你的錯,你為荊州幸苦了,我這一個皇帝,卻絲毫沒有幫上你的忙。”

其實,劉協還是想警告陳難,讓陳難知道自己在,你就永遠不可能當皇帝,同時也是想讓陳難知道自己才是皇帝。

陳難當然也聽出來劉協的言外之意,說著:“陛下,為了統一,讓您不在居住在這裡,我等肯定會全力以赴,萬死不辭。”

劉協其實,也只是想當這個皇帝,哪怕是傀儡,因為這樣還有人尊重他,哪怕只是表面的尊重。

這時,陳難開口說道:“陛下,春季的科舉考試已經快要到了,我來找陛下拿一下科舉考試的試題。”

聽著陳難說的劉協也是猜到了陳難的來意。

“那你在外面等一下,我去給你拿。”

陳難想,這次這劉協竟然沒有刁難自己,換做往常,可能自己還跪著呢。

不一會,劉協便從房中走了出來,拿著試題。陳難問道:“陛下,試題除了您,在無其他人看過吧。”

劉協說道:“孰輕孰重我還是能分得清的,我不糊塗。”

隨後,陳難那些試題,便回到議事廳,喚來諸葛亮。

“你現在在文官考試的殿前,鋪一條大理石的路,並且還要讓來的學習都從這條道踩過去,但是一定要平。”

陳難想,這也是自己對來應試學子的一個祝福吧。

不一會兒,三姐妹來看望陳難,三姐妹說著:“夫君,現在開科考制,又是給平民封地,自古皇帝都沒這樣做過,你是怎麼想起來這樣的,現在荊州城中的百姓,都將你陳難叫做救世主,其他地方的人聽到,也要往荊州來。”

陳難聽著三姐妹說的,也是說道:“夫人,我只是想讓這荊州城中的百姓過的好一點,免受戰亂之苦,畢竟戰爭最後受苦的還是普通百姓,更何況,得民心者才能有爭這天下的資格,曹操這人,赤壁之戰沒有殺了他,他肯定會再來的,曹操這人聰明且詭計多端,但他只是收攏了自己身邊人的心。天下人的心始終不是他曹操的。”

聽著陳難說的,三姐妹,覺得陳難是這個世界上最靠得住的人,眼神裡也對陳難也越發崇拜。

此時身在軍營的司馬懿,更是親自點兵點將,這是第一次恩科,不能出一點差錯,他親自選了士兵,來保護這些趕考的學子。

司馬懿感慨,陳難給了天下學子的機會,更是讓本來飽受戰亂之苦的荊州百姓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陳難的智謀,真的不是我能夠想象的。

剛剛還在感慨的司馬懿,突然向著諸葛亮的住所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