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難問道:“出什麼事情了,慢慢說。”

那個下人說道:“門口來了好多百姓,您快出去看看吧,主公。”

陳難疑惑的出去,只見全是百姓,百姓看見陳難出來,都喊著,主公萬歲,主公萬歲。

還不等陳難反應過來,就有百姓衝上來對著陳難說道:“主公,您的大恩大德我們永世無以為報,只能以這樣的方式感謝您,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也能擁有封地,我們只是下等的賤民,何德何能能讓主公為我們封地。”

陳難見狀,心想,原來是來感謝我的。

“大家聽我說,我也是為了荊州城中的百姓,因為你們過好了,荊州才能強大,荊州強大了,就不會有戰亂,大家便可以安居樂業。”

百姓看著陳難彷彿看見了救世主一樣,一時間荊州城中,無人不說陳難好。

但這一切都被劉協看在眼裡,劉協看著這種情形也是心急如焚,一旦陳難的聲望超過自己,自己遲早被這個陳難給廢了。

想到這裡他喚來一直跟著自己的隨從,隨從一直對自己忠心耿耿,別無二心,他對隨從放心的說道。

“眼下這荊州城中,沒有一個人不說他陳難好,卻無人提及這荊州城中還有一個皇帝,這樣下去,我會被百姓遺忘啊,縱觀歷史,哪有百姓不知道皇帝的。”

劉協的隨從,也跟劉協一樣蠢,給劉協說道。

“陛下,現如今,陳難的風頭正勁,等過段時間,風頭過去了,便可以找人敗壞一下陳難的名聲。”

劉協沉默不語,因為他知道,他作為君主,本不應該和自己的大臣這樣。

他也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恥。

但他也沒有別的路可以走,自己要是這樣下去,便會成為階下囚,到時候誰都可以踩自己一腳。

隨從見劉協一言不發,便告退了。

現在嚴冬已經過去,初春也已經來到,百姓們都拿著陳難給的種子去種第一次屬於自己的地。

此時的陳難在議事廳中,好像在想什麼事,讓下人去喚諸葛亮和司馬懿。

這時的司馬懿,聽到主公召見自己,大概也猜到了主公是為了什麼事情,便趕緊收拾東西去了。

陳難見司馬懿和諸葛亮前來。

“你們知道今天喚你們來是要做什麼嗎。”

諸葛亮和司馬懿一起說道:“主公應該是為了科舉考試吧,現在已經到春天了,科舉考試也應該提上日程了。”

陳難看著面前的二人,說道:“今天找你們來,就是為了這個事情。”

諸葛亮和司馬懿看著陳難。

“主公現在應該確定科舉考試的日程了。”

陳難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