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任命水鏡先生(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以這樣說,全都是荊州名士界的知名人士。
算上徐庶的話,而且歷史上著名的“諸葛四友”都給齊了。
此時的陳難也不由得臉上掛起了燦爛的微笑,然後對著三人說道:“那就歡迎大家來到我的銅雀城了!”
“國風先生實在是太客氣了。”三個優質工具人此時還是很恭敬的。
水鏡先生則撫了撫鬍鬚,看到自己這帶來的三個人被國風先生所認可,他也挺開心的。
然後他問道:“對了,國風先生此次叫老夫前來,是有什麼要事要議嗎?”
水鏡先生此時的眼中傳來了一絲疑惑和期盼。
陳難咳了咳,然後說道:“其實主要是想叫你來教書。”
教書?
其他人頓時就有些驚訝了,水鏡先生本人也驚呆了。
不過水鏡先生是在驚訝為什麼讓他來教書,而其他人則驚訝陳難怎麼有這麼大的膽子能和水鏡先生用這種語氣說話?
但是,水鏡先生卻並沒有半分不悅,而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
“那國風先生究竟想要老夫教誰呢?”水鏡先生此時又好奇了起來。
“其實原本我的計劃裡是想請水鏡先生直接擔任講師,但是此次水鏡先生帶來了這麼多的英才,所以也不需要水鏡先生直接授課了。”
“我希望水鏡先生能上任我們銅雀城教委會會長。”陳難微笑著說道。
水鏡先生只是有點摸不著頭腦,教委會又是何物啊?
“敢問國風先生,這教委會作何解釋呀?”
陳難一笑,然後答道:“其實就是司掌銅雀城的教化問題。”
水鏡先生還是有一點懵圈。
陳難此時倒賣了個關子,說道:“如果水鏡先生答應助我,上任之後,你就清楚所司掌的具體事宜是什麼了。”
水鏡先生撫掌而笑,道:“國風先生倒是言過了,我既然已經來了,自然是願意助國風先生的!”
“那就麻煩水鏡先生了。”
陳難此時也拱了拱手,然後就問向自己身邊的徐庶:“現階段流民中的青少年大約有多少人?”
陳難又怕徐庶不知道青少年的概念是什麼,跟他解釋了一下:“就是六到十五歲的孩子。”
之前陳難就和徐庶交代過,讓他把流民的具體情況給造冊登記。
“國風老弟,這個階段的人其實並不算太多,也只不過堪堪五百罷了。”
陳難點點頭。
現階段流民總數大約五萬,也就是相當於一百比一的比例。
不過陳丹也可以理解,畢竟他們都是流民,在逃難的過程中這些孩子的生存能力並不強,難免會折損掉很多。
畢竟孩子無論說是體力方面還是技能方面都不可能像成人那般強,而且一些孩童的父母自顧都不暇,也難以去照顧他們,沒有出現易子而食的情況,已經算是比較好了。
不過在如今這個年代,人口是極重要的資源,人口強盛就表示可以供養更多的軍隊,而在冷兵器時代,軍隊的人數能決定很多。
甚至可以說一場戰役都可以說人比較多的那一方勝數較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