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文聘和蔡瑁、劉琮去了江陵,沒成想,自己的同僚和上司要去投奔曹操。

文聘這個人也算得上是比較中心的,他不願意跟著曹操幹,但是劉琦那邊也不一定能順利地接納他。

所以文聘就落得個兩頭不是人的下場。

此時的陳難不由得嘴角扯了扯。

好傢伙,文聘一代名將,居然淪落至此,也算得上是十分悲慘的了!

其實陳難也瞭解,這個叫文聘的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畢竟他對三國時期的歷史還是很清楚的。

他是一個很忠誠的人。

就比如說劉表逝世之後,他的兒子劉琮接任他的位置。

曹操那個時候則發兵征討荊州,劉琮連同它底下的那些人一商量,就直接投降了曹操,然後又叫文聘去一起。

但文聘那時卻說他沒能夠保全土地是失職,只能在那裡等待著處罰。

然後曹操接收了荊州後,文聘方才姍姍來遲,曹操也問他為什麼不早早過來。

而文聘的回答是,他沒有完成劉表的遺志,心中十分愧疚,雖然失去了荊州,但希望能夠鎮守漢川,這樣他才能夠安心。

他不想去見曹操,也是因為自己沒臉見。

說完了這番話之後,文聘就哭了起來。

就算是曹操到了文聘所說的這番話也為之動容,在那邊讚歎他是一個忠臣良將,然後厚禮相待。

甚至還把一部分兵權交給了文聘。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來,文聘這個人是個非常忠心的人。

陳難心中火速略過這些東西,然後有隨口道:“你如果回家了,那你就和你的義父說一聲,讓他不要再這麼消沉下去,振作起來再作選擇。”

其實陳難還真不關心這個叫文聘的人最後花落誰家,畢竟陳難是遵循“苟”道,猥瑣發育才是王道,而且他真的沒有什麼爭霸的心思。

不過陳難見到了這樣的一位能人,因這些事情而消沉下去,他也會覺得有些失望的,所以才能順道說了一句。

不過言者無意,聽者有心,文休那邊卻十分感激地說道:“多謝城主大人關心,我一定把話帶到。”

而且在文休看來,自己眼前的這位城主大人說了這番話,肯定就是想接納自己的義父,想將自己的義父收歸麾下。

他甚至在心中暗暗地想,要回去好好地勸一下自己的義父,最好讓自己的義父能來銅雀城。

畢竟這個城主大人可真的算得上是一代賢主,自己的義父跟著他,也絕對不會吃虧。

然後陳難又看了看文休,拍了拍他的肩,鼓勵道:“你剛才安撫那些流民,很有一套,流民們也都很順利地去報名做工了,你也算得上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了。”

文休激動得身體都顫抖了起來,連忙說道:“城主大人如此盛讚,文休受之有愧啊!”

說實話,他聽到了陳難所說的“很有能力”,就感覺自己肯定是被陳難所看中了,以後肯定會被提拔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