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路上山,從坑裡爬出去,回到酒店,先好好洗了個澡。這邊提交任務,同時也開了膝上型電腦,調出一個三維設計軟體。

他也會這個,直接照著腦子裡頭記下來的那個來畫出了洞體的結構。

五點多時,聽到林昭在陽臺活動,林雙也走上陽臺,打了幾個手勢。

“昨天晚上去探險了?”

林昭一進門就直接開口。

“您怎麼知道?”

“你說呢?”

“不是昨天晚上,是今天。”

“哼!”

林雙給她看洞結構圖:“我看這個洞沒有影響到酒店這邊。”

“現在最優的方案是這樣的。”林昭拿了紙筆,畫給他看。

“無論堵還是不堵,都有風險,最大風險就是路上的人和車。所以我們要在洞口做一個池,引流,用排管。管徑不要太大,這樣鋪在路面上,越過公路。”

“在排管上面,加蓋子,路面會有一個小坡度,但也不影響駕駛。這個成本最低。”

“引水往下,這裡做一個湖,按著你這個構造,在山體表面我們做行道,沿路建一些亭子。”

“您想的?”

“嗯。”

“那個坑呢?”

“坑的前端,要打掉一些,邊上要做引水和防護,不能再讓泥土往裡面崩了,然後裡頭,下面用混凝土梁做底,這樣可以不讓過大的石塊落下去。”

“這個工程要抓緊,南海那邊可能又會有颱風形成,如果到這裡,後果不堪設想。”

“對了,我有一個想法。”

“又有想法了,說吧。”林昭笑盈盈看著他,像個寵弟的大姐姐。

“昨天我看你們在掃監控,盯著看挺辛苦的。”

“所以?”

“我想是不是可以編一個智慧程式,把畫面文字化出來,畢竟多數情況一個機位對著的影像還是不變的。”

林昭點點頭:“這想法很好。”

“您知道我說什麼?”

“知道啊,...”

林昭看看外頭,“好比說現在這裡有個窗機對著外面拍,如果鏡頭裡突然出現另一個疊加影像,就轉成文字,什麼東邊來了個喇嘛,西邊來了個啞巴,喇嘛手裡拎著五斤撻嘛,啞巴腰裡彆著個喇叭,彆著喇叭的要用喇叭換手裡拎著撻嘛的啞巴的撻嘛,拎著撻嘛的啞巴不願意用...看著我作什麼?”

“您這麼皮的事,她們知道嗎?”林雙小心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