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寺:主持悟心禪師,年歲近百,門下四十名弟子。

法華寺:主持淨如大師,率門下四十六名弟子

菩提寺:主持慧能禪師,及門下三十六名弟子。

靈隱寺:慧裡禪師,門下二十六名弟子

比丘寺:迦持大師,門下十六弟子

天台寺:釋準禪師,門下十六名弟子

寶莊寺:淨淘大師,門下十六名弟子

寶塔寺:惠智大師,門下十六弟子

法門寺:主持法會大師,門下十名弟子。

本來天下出自少林的禪宗寺院數不勝數,願意捨生護衛禪宗聖地的僧侶數不勝數。但是此次少林陡然發出六祖禪令,時間太過倉促,許多寺院的弟子都未趕到。無因見這冊子上寫著法門寺弟子十人,心中愧疚,忙合上那冊子,遞向後方。

又過了一會,六位高僧中較年輕的淨見起身,朗聲道:“各位前來相助,我少林自是感激不盡。但是主客有別,這發號施令的首領,非我寺主持,淨空大師莫屬。”

中間白鬍子淨空大師頓首道:“阿彌陀佛,師弟所言甚為不妥,此事關乎我少林千年之威名,老納之名聲微不足道。”。

原來少林寺得禪宗八寺近兩百名弟子前來相助,全寺上下都甚是欣慰。眾僧召開大會商討明日御敵之策,卻是你一言我一語,各有各的想法,說到後來頗有話不投機之感。於是眾僧商量,不如推選一位首領,由他主持此次盛事發號施令。本來少林主持淨空大師德才兼備,是首領的第一人選,眾僧也都敬佩他。但是偏偏相國寺的悟心禪師論輩分比淨空大師的長一輩,況且大家同為禪宗弟子護衛聖地,也應不分彼此,於是這推選首領一事,便僵持不下。少林寺諸僧自然支援淨空大師,其餘寺廟的有支援淨空大師的,也有支援悟心禪師的。兩位大師雖然都百般推辭,但奈何眾口難齊,一時竟難以選出。

柳西來打聽清此中緣由,心中譏笑:大難臨頭了,這些和尚還在沽名釣譽,忙著推選什麼首領,真是可笑可笑。楚一飛見他神情古怪,低聲道:“莫非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在名滿天下的淨空大師和德高望重悟心禪師中選出一位來,又能令眾人心服口服?”

柳西來見他神情凝重,笑道:“楚弟你也著了這幾個和尚的道了,他們只不過是貪圖虛名,哪裡是在真心誠意地推選首領!”

楚一飛搖頭道:“你所言倒是有幾分道理,少林作為主人,自然不願意讓別人擔任這天下禪宗首腦。可你卻也不知道此中關鍵所在,這首領固然是要指揮大家,但最重要的是要凝聚眾人,使人心向齊。此事可謂成敗之關鍵,馬虎不得。”

柳西來依舊不以為然,他是二十一世紀的人,自來自往慣了,自然不明白精神領袖的重要性。身後的徐霞客卻拍拍他的頭,笑道:“小兄弟,你可見過猴子爭大王?”

柳西來知他有意調笑,回首笑道:“先生意有所指?”,徐霞客豎起兩隻手指,笑道:“猴群裡只能有一個大王,人卻不一定的。”

柳西來登時醒悟,忙向前方的楚一飛道:“由這兩人共同擔任首領,如何啊?”,楚一飛眼前一亮,忙向前方傳去,不多時便傳到無因耳中。

他們一人一言,早有別的寺廟的和尚注意到了,見他們小的小、老的老,竟然還帶了個女弟子,頓時議論紛紛。

上座的六位高僧,也都注意到了新來的這一群僧眾,朝他們點頭示意,無因等人忙合十回禮。眾僧見這六位大師沒有責怪之意,便不再言語。

武僧總教頭淨意大師起身道:“諸位,此事當速速決斷,即是除魔衛道,自當以武術禦敵。不如以武一決高下,以勝負定奪首領之位。”

淨空方丈見他如此,正要出口阻攔,卻見淨玄、淨見兩位師弟齊齊看向自己,示意他不必阻攔。

淨意望向眾僧,見無人反駁,接著道:“只是兩位大師不誼屈尊,不如由老衲代我少林出戰,不知相國寺派出哪一位高僧啊?”

相國寺僧人見他目光掃過,都低下頭不敢相對。要知淨意大師掌管少林武僧已有二十年之久,可謂威名赫赫,相國寺僧眾自知不是對手,無人敢上前應戰。

“諸位大師,小僧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眾人沉寂之際,卻忽聽到一道聲音傳來,忙向說話的人看去,卻是法會寺的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