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陸欽來信(第3/3頁)
章節報錯
不過他不在意。
陸挽君沒說話,她垂著眼看信紙上熟悉的字跡,每個字熟悉,可連起來卻讀不明白。
她知道這是自己心慌意亂做的遂。
“挽君,我答應過你要將陸欽帶回你的身邊,現在到了我該實現諾言的時候。”
沈昶忽然一笑,輕飄飄道。
陸挽君等的就是這句話。
她將信放到一邊,不著痕跡地抬繡擋住上面的字,繼而才抬起頭去看沈昶。
沈昶眼中情緒很真摯,若是沒有去年那半似要挾似的承諾的她現在對他應該是感激涕零。
“你也知道要讓他回來必須要皇上下旨。”
陸挽君極力壓制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面上也忍得辛苦,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笑出聲來。
她嘴上雖然說著要陛下答應,其實兩人都知道,真正把握著陸欽命運的人是荀太后。
於是沈昶搖一搖頭。
“陛下那裡好說服,我擔心的是太后那裡。”
沈昶不知道陸挽君的心思,看她面上的表情也看不出什麼。
若是平時,陸挽君可以拍著胸脯打著包票告訴沈昶,荀太后那裡她有辦法。可是現在,陸挽君知道荀太后要拿陸欽威脅自己,於是這包票不敢隨意打了。
她決定裝作無知。
“怎麼關太后的事?陛下已親政幾年,太后說過不會再插手朝廷的事宜。”
她面上的驚訝因她總是尾音喜好上揚的語氣渲染得剛剛好。
荀太后當年顧忌陛下年幼而選擇垂簾聽政,但在陛下十八歲那年就退出了朝堂。
不過這只是有關荀太后明面上的說法。
她在陛下十歲之時開始垂簾聽政,這一聽就是整整八年,朝中群臣從先帝那一輩的起到陛下親政時早已大換血。
現如今的朝堂之中荀太后雖沒有輔政,可從地方到朝堂的官員,處處是她的爪牙。
陸挽君瞞著荀太后藏起來時時翻看的帳簿,裡面有從荀太后親政開始到陸挽君出嫁前所有官員與荀太后勾結的證據。
沈昶不知怎麼和陸挽君“解釋”荀太后不放陸欽回來是因為忌憚他,也不想將荀太后在朝堂暗裡操作的汙穢告訴他的挽君,免得汙了她的耳。
他只得說:
“太后害怕陸欽回來會成為我的助力。”
年紀輕輕的陸欽,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已成了今上賜的小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