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清潭庵唐玉(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錯不錯,也就是從唐管家這裡才得喝得著這麼香的酒。”
“哈哈,”唐功微微一笑。“三年了,該過去了,人要往前看,不要對過去彌留,也沒有過不去的坎,不像我這般,無家無口的,無牽無掛,就那麼著吧,死了,橋洞裡一躺,螞蟻蟑螂也能吃口飽飯,你說是不是?”
唐功聽蔡甸這麼一說,裝作生氣道,“蔡甸啊蔡甸,你要記得,是誰把你從那水泊里拉你出來的,你這條命是我唐功給你撿回來的,以後好好給我活著。”
蔡甸心裡清楚,要不是那一夜,那場大雨,自己興許就早就淹沒在泥土裡了,任蟲子鼠蛇來咬。“唐管家,看我這腿,瘸了,幹不得活了,每日裡過得像條狗,嘿,也別說,好死不如賴活著,跟你啊混口飯吃。來吧,吃,來吧丫頭你也吃點?”
朱貞看著蔡甸也是十分的可憐,慌忙說,“蔡師傅,謝謝您了,我吃過了。”蔡甸拿起筷子吃了幾口,抹了抹嘴,對唐功說,“唐管家,每日裡都是你自己過來的,今日裡領個丫頭過來,是伺候我來了?說吧,心裡的點意思說說。”
唐功見蔡甸確實明瞭,也只得硬著頭皮跟他說了自己的心思。蔡甸一聽,心裡也犯了難,說,“這,這可不好辦啊。”猶豫了一會,又說道,“我這命啊都是你唐功的,可以讓朱丫頭出去,大不了被趕出伍家不是?”
唐功聽了,覺得蔡甸誤了自己的意思,趕緊說,“我唐功向你保證,我不是過來讓你放走朱丫頭的,朱丫頭辦完了事,今夜就回,回不來拿我唐功說事。”唐功拍了拍胸脯。
“那好吧唐管家,趁著天色早,趕緊就讓朱丫頭去吧。”
“好嘞您,蔡甸啊蔡甸,許是我張嘴好使。”
門外的雨依舊下個不停,天色昏暗異常,唐功心裡還是犯個嘀咕,怕這姑娘出了岔子。但是心裡的牽掛卻絲毫未減,只想著自己的女兒唐玉,希望她儘早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減少內心的負罪感。
朱貞懷裡揣著四個饅頭,顯得鼓鼓囊囊的,蔡甸見狀也沒好意思問。而是領著朱貞出了屋子,從腰間取出一把鑰匙來,把門開啟了,臨走的時候,還特意囑咐了她一句,外面下雨路滑,腳下一定要小心著點,此去清潭庵大約五六里路,把手裡的傘拿緊了,辦完了了事趕緊回來。
朱貞望了望蔡甸,點了點頭,撐開了傘,快步消失在蔡甸的眼簾裡。
這偌大的未央城,在這未央山裡像一個彈丸之地,城裡幾百戶人家,在這雨中的深夜,顯得寂靜而又平和。
陳午端坐在房中,堯娘開著門,時不時走出房門往外望,心裡焦急萬分。燃油燈被風一吹,時明時暗,陳午嘴裡說了多次,堯娘,不要總那麼晃來晃去,走來走去看得眼睛都花了。
堯娘卻說,“陳午,感情子期不是你的兒子嗎?一個孩子,那麼小,承受這般罪受,還不是你老陳午沒大本事,受人眼眉高低。倘若我那兒子子期有個好歹,這個家就留給你,我陪兒子一塊死了,家中的男人真是靠不住。若子期能安安穩穩的活著,你老陳午必須把他給我捂緊實了,這麼多年生養個兒子容易嗎我?”
陳午平日裡不飲酒,而這個時候就多希望自己能喝個大醉。“堯娘啊堯娘,子期是我的兒子,我心裡就不擔心了?你這一天的,連口飯都沒做,我們要是餓死了,子期以後怎麼活?”
這一整天堯娘沒有做任何事,甚至一天都沒有吃一口飯,也沒有想著給陳午捯飭點飯吃,覺得自己許是錯了,心裡也有些許的愧疚。然後拿眼瞥了一下陳午,還是準備走進廚房給陳午找吃的。
“一天不吃飯就餓死你了,該死的陳午,想我那兒子要三天不吃飯,這還怎麼活?還有那伍家,定是派人盯著我們呢,連個門也出不得。”
陳午倒不是非常餓,只是看著堯娘那麼幹著急,也不是辦法。“趕明瞭,我再帶點東西去找找長者於茂公,讓他去伍家說說情,這伍家總不至於致一個孩子於死地。”堯娘聽了,沉默著,獨自進了廚房去。
朱貞撐著傘一直往東走,碎石路上水幾乎淹沒了她的膝蓋,腳下的石頭塊在腿間穿來穿去,昏暗的天空下,遠處的房子有些微的燈光若隱若現,除了滴滴答答的水聲和腳間的流淌的水聲,伴著自己的有力的喘息聲,心臟強力的跳動聲,就沒有別的氣息可以聽到了。
她不時的用手去觸控一下懷裡的手絹包裹著的玉手鐲,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遺落在了某處。這段路平日裡興許一兩個時辰就能到達的,在深夜的雨裡,她似乎看不到盡頭。
心裡的那股勁,不光是為了完成唐功交給自己的任務而鼓起的,也有一份堅定地心是她要去了東崖的清潭庵,把玉手鐲交給唐玉之後,還要去未央山西部的寒潭洞,那裡,陳子期在的地方,她要把懷裡的饅頭去拿給他,不讓他獨自承受身體上的飢餓和心裡的恐懼感。
朱貞的心思很明瞭,陳子期因此受的牽連也怪自己,怪自己的爭強好勝。
朱貞走到東崖的時候,肚子裡已經咕咕直響,她知道,自己已經餓的提不上力氣了,她靠著東崖下的石頭,歇上一歇,儲存一下實力。可是歇了一會,卻沒有絲毫的改善,她不得不用手在懷裡掏了掏,掏出一個饅頭來,盯著看了許久,然後掰出半個來,就往嘴裡送。
因為她知道,如果不吃點東西,積蓄一點力量,一定不會有力氣去做完自己的事。
朱貞只吃了其中的半個饅頭,另外半個饅頭又小心的放回到懷裡。她又摸了摸那個手絹,摸了摸碎了三截的玉手鐲,她心裡怎麼也不明白,這打碎的玉手鐲到底經歷了什麼?
到了東崖,清潭庵就在幾百米的半山腰間,朱貞想著,只要自己振作一股氣,興許一下子就能登得上這山,去得這清潭庵。
清潭庵旁古梧桐正盛,清潭水細細涓流,越往上走雨滴越緩,越往上走越感覺到一片祥和,清潭庵似乎不受汙濁侵蝕,清潭庵前沒有一片凋落的樹葉,據說清潭庵的地面最早受清流洗刷而形成,久而久之就像了一面鏡子一般,照得起人的美醜,也照得起人的邪惡與善念。
當清潭庵映在眼簾的時候,朱貞總算是緩了一口氣,走到清潭庵關閉著的門前,靠在一旁休息了好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