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特別的補償方式(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就是說,郭公子在投資這些廠房方面,這些年白忙乎了,為此想利用拆遷改造的時機賺一筆。”
“潘公子、陳會長,你們知道的,郭公子和他那幫官家子弟的能量,為此,你們懂的。”
“我們坐下來就是考慮如何妥善解決問題,想辦法如何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陳西峰聽了張志承的一番話,明白這些人利用關係和人脈,到處進行放貸,比做實業強多了,而且還沒有虧損的風險。
你看,郭傑投資廠房還沒有損失,只是沒有產生足夠的利潤,便想趁拆遷改造的機會狠狠地撈一筆。
當然,陳西峰明白,郭傑這些人不能輕易得罪,但又不能為他們輕易改變標準,否則以後自己做事的規矩和威信都沒有了。
於是陳西峰認真地說道:“張總說的對,我們這次來就是來解決問題的。”
“我也是商人,需要有利潤,如果沒有相應的利潤,我乾脆就不做了,反正拆遷還沒有啟動,我現在退出並沒有多大損失。”
陳西峰進行訴苦,就是想知道張志承的底線到底在哪裡?他才能採取應對措施。
潘成玉此時插話道:“陳會長的顧慮也是對的。張總,你們不能為了只賺不賠,讓其它人沒有利潤,否則的話,以後誰敢跟你們做生意?”
張志承先給潘成玉和陳西峰續了水,接著說道:“潘公子、陳會長,正因為碰到了一時無法妥善解決的問題,我們才需要坐下來好好商量。”
“陳會長,我們阻止高橋村拆遷改造總不太好,對大家來說是雙輸的行為,這樣行不行?郭公子目前手上有筆錢閒置著,想找地方進行投資。”
“既然陳會長要搞城中村拆遷改造,想必用錢的地方很多。陳會長可以想想辦法,讓郭公子的這筆錢產生效益。”
陳西峰聽明白了,張志承要讓郭傑原先沒賺的錢,透過這次放貸賺回來,於是便開口問道:“郭公子想出借多少資金?”
張志承回應道:“陳會長,郭公子想出借10億元,月息1分,借期1年。”
我靠,10億元本金1年利息就要1.2億元,簡直是搶錢。
怪不得郭傑不願意從事其它行業,主要是這個錢來的實在太快了。
陳西峰還知道,象這樣的借款,張志承應該先扣除了1年的利息,也就是說,雖然張志承代郭傑放款10億,可是陳西峰實際到賬只有8.8億元。
張志承又解釋道:“陳會長,郭公子的籌資能力還是不錯的,本來他想出借20億元,借期2年。”
“主要是這幾年實業難做,我們又不內行,象投資廠房這樣簡單易操作的行為都賺不到錢,為此郭公子還是堅持放貸生意。”
“郭公子是看在潘公子的面子上,又考慮到與陳會長是初次合作,雙方都要表示誠意。”
陳西峰明白張志承其實上是顧忌於自己的能量與地位,不敢獅子大開口,但郭傑又不完全害怕陳西峰,於是借這個機會當然要敲一筆錢。
雖然,陳西峰目前根本不缺錢,拆遷改造高橋村不需要借款,就算要借款,自己也可以讓天寧市商業銀行進行放貸,利息要低的多。
只是,如果不同意張志承的提議,這些廠房的拆遷工作便會停滯,就會影響到高橋村整體改造,而這項工程延遲,不僅不能向天寧市一把手交差,而且也會影響天一會的名譽。
如果同意張志承的這項提議,雖然陳西峰支付了1.2億元,但事情可以解決了。
對於張志承和郭傑來說,拆遷這些廠房可以得到正常標準的補償,再加上1.2億元的借款利息,就算是有足夠的利潤了。
對於陳西峰來說,按期完成拆遷改造任務,便大功告成了。
況且這樣的交易是私下進行的,在明面上,董康樂沒有收到額外的補償款,其它企業和居民也不會多說。
陳西峰知道在有時候需要進行妥協,有時候需要進行退讓,現在達成這樣的措施,算是最好的方案了。
他現在還沒有在官方強有力的背景和人脈,只要不是太過份,他還不想與郭傑和張志承撕破臉。
此事解決後,過了二天,陳西峰接到歐陽如玉的電話,請他務必來她所居住的地方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