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拿錯講話稿的領導(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幾名虛影隊員的秘查,終於發現吳海華的父親吳宏華在會議上讀錯字、辭退秘書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又導致了秘書的報復行動。
這一天,吳宏華上午要出席一個開工儀式和一個專家座談會。
一般來講,秘書先給領導準備好第一個會議的講話稿,等他趕去出席第二個會議的路上,先要收回第一個講稿,再遞給領導第二個會議的講話稿,防止領導忙中出錯,拿錯講話稿、講錯話。
同時對於事先寫好的講話稿,秘書手上還要再拿一份,到了現場後,根據實時的變化情況,及時進行修正,以防出現講話稿與實際情況對不起來的情況。
比如說,天氣發生了變化,原先講話稿中寫著的“陽光燦爛、風和日麗”,現場卻是多雲,就要及時進行修正。
比如,原先約定出席的一些領導,沒有全部出席或者臨時有變動,就需要及時進行改動。
這一天,所有的事情都湊在一起。
吳宏華昨晚可能是喝多,也可能是床上運動過大,睡眠不足,精神有些恍惚。
而其秘書朱志林為了省力,竟然一下子給了吳宏華二份講話稿。
吳宏華當時有些心不在焉,把一份講話稿放在左邊的口袋裡、另一份講話稿放在右邊的口袋裡。
朱志林覺得都是短短的一頁講話稿,放在口袋中很方便,領導總不至於會拿錯。
開幕式上和座談會上的講話,一般都會由好天氣引入話題。比如“秋高氣爽的金秋時節,我們相聚在這裡。”“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我們……”
如果天氣確實不錯,用這樣的話開頭,可以渲染氣氛。
不過,這一天的天氣是陰天,而朱志林手上又沒有留一份講話稿,也就沒有進行及時的修正。
接下來,吳宏華接連犯了二個錯誤,成為天寧省歷史上領導講話出錯的經典案例。
天寧省體育中心的開工典禮於今天上午在工地上舉行。
主辦方,也就是開工建設方,舉辦這種開工典禮,主要的目的是邀請一些省市領匯出席,向外界展示自身的能量。
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維護感情、溝通關係的方式,畢竟出席這樣的開工典禮,主辦方都會有一個豐厚的開工大吉紅包相送。
當然主辦方也很關心在吉時開工,以求建築工程順利進行。
所以在臨時搭建的臺上,出於承重的考慮,也為了提高效率、縮短典禮的時間,並沒有象開會那樣,在臺上安排桌椅。
在巨大的“天寧省體育中心開工典禮”背景牆下,站著幾位省市領導。其它的市區級領導只能站在下面聆聽。
臨時臺的中側,設定了一個發言席。發言席也是站臺,上面放置了一個話筒和一盆鮮花,能遮住一個人的大半身。
等到主持人宣佈請省級領導吳宏華致詞後,吳宏華從巨幅的背景牆下,慢吞吞地走向發言席。站在他附近的人,可以明顯地感到他臉色不是很好、精神有些恍惚。
吳宏華走到發言席前站定,從一個口袋裡掏出一頁紙,由於被髮言席遮擋,下面的聽眾根本看不清楚吳宏華手上的動作。
拿著講話稿,吳宏華開口就唸:“在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大好時光,我們相聚在這裡”。
這句話一出口,臺上站著的省市領導和下面的聽眾都面面相覷,今天明明是陰天,吳宏華在睜眼說瞎話?
不過這句話聽聽,很快就過去了,大家都認為是秘書一時大意,沒有及時根據天氣的變化,對講話稿進行修正。
但接下來吳宏華講的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為了更好地建設城市,總結和研討城市建設的新經驗、新做法、新……”
臺上站著的領導和主持人此時開始明白過來,應該是吳宏華把講話稿拿錯了。因為這不是即時發言,而是拿著發言稿在唸。
臺上的其它領導只能乾著急,總不至於自己衝上去對吳宏華的發言進行阻止。
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吳宏華能很快地覺察到自已拿錯了講話稿,及時進行調整。但吳宏華明顯有些精神恍惚,竟然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已拿錯了講稿。
主持人此時靈機一動,在旁邊用力拉扯了一下話筒線,使得發言席的聲音一下子沒有了。
然後他透過自己的話筒,馬上搶話道:“各位領導、各位出席開工典禮的來賓,現在發言席上的話筒出現了故障,請稍候,正在讓人去找新的話筒。”
同時主持人走到吳宏華身邊,悄悄地進行提醒到:“吳領導,你可能拿錯講話稿了。”
吳宏華本來還在鬱悶,發言席上的話筒怎麼壞了?直到聽了主持人的話,才如夢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