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驚動天下的上市風雲(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不是五六年前唐增龍那次毅然決然的轉型嘗試,今天的美唐公司或許跟國內其它200多家大小建築鋼型材製造商一樣,正在日益攤薄的毛利率和過剩的產能之間飽受煎熬,也就沒有了後來轟動一時的上市風雲了。
感覺敏銳的投行再次找到美唐公司遊說上市時,唐增龍沒有拒絕。
其實上,美唐公司在五年前就啟動過上市,為了這些煩瑣的工序,唐平正到香江開了很多次會,上市的進展卻不大。在又一次被從正在考察的國家召喚到香江,開了一輪類似的無效會議後,唐平正忍不住大怒,叫停了上市籌備工作。
唐平正已經放棄公司的上市計劃,但唐增龍和美唐公司的法律顧問、投行經理繼續進行勸說。
首先,公司上市發行股票後,能拿到一筆不需要歸還的錢。公司做得好,可以對股東分紅,不必再辛苦地追著銀行貸款;第二,上市後公司身份由“私”變“公”,高管們的心態會不一樣,以前是給你唐老闆打工,現在是給上市公司做事;第三,上市對美唐公司來說,是做強做好的必需平臺。
得到唐平正允許後,唐增龍加速了美唐公司的上市程序。
在投行的指導下,唐增龍開始從內部自行梳理組織框架,把當初投行視為疑難雜症的問題基本梳理完畢後,美唐公司啟動了第二次上市。
此時,在美唐集團內部,還需要有一個與投行協同推進上市程序的人,這就是與唐增龍一起來的陶寧。
陶寧,今年剛滿30歲,現任美唐集團執行董事兼副總裁。
陳西峰能看相識人,發現陶寧精明但不市儈,身上有匹配年齡的精力和超越年齡的沉穩。
據說即便是上市前一晚深夜一點握著眼藥從醫院出來,在會見相關記者時,外人也無法從他臉上找到疲態。
在加入美唐集團前,他曾經在好幾家同樣以紅籌方式上市的民營企業主持過資本運作,經驗豐富、做法老到。
美唐集團當時面臨的窘境是,唐平正文化程度不高,唐增龍原先只注重企業內部管理,為此二人對資本運作並不內行,同時被上次謀劃上市中繁瑣的工序多少搞壞了心情。
因此,無論是唐增龍或相關機構,都把在香江資本圈頗受認可的陶寧加入視作為這場坎坷反覆的上市之旅的一次破冰。
“我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把唐董已經搭起來的架構按照標準再全面梳理一遍。”陶寧喝了一口茶,向陳西峰、秦子傑比劃著說道,“等真正跟投資者談的時候他們已經看到,東江省美唐集團的股權已經屬於(準上市公司的了。那時我再說要做一個紅籌上市,就這樣一個架構,基金機構至少心裡就踏實。”
按照他的經驗,由於對本土市場的理解方式不同,外資投行先期介入得太早,反而會耽誤時間。
於是在接下來的半年裡,唐增龍放權給陶寧,決定先只借助律師和審計師的力量,自力更生把公司的架構先完美好。
在美唐集團重組架構初現雛形後,正好趕上了金融危機,資本市場已經人心惶惶。“那時候市場裡已經很難找錢了。”陶寧記憶猶新,就算在此時也是感嘆不已。
各家基金機構都已經對這個長期拖延的美唐專案露出了疲態,是不是又一次上市暫停?
轉機發生在青山投資機構出現的時刻。
專攻中小型企業投資專案的泰山國際投資公司向美唐集團投資20億元,條件是隻要美唐集團在青山投資後一年內完成上市,則青山所投的20億元可轉債利率為0,並獲得美唐股票發售價20%的轉股折扣。
雙方約定,從366天以上開始推,如果美唐集團上市日期拖得越久,青山投資可轉債轉股時的折扣比例就越大,直到——如果美唐集團距離青山投資日超過1095天以上才上市,青山投資的受讓價將為發售價的46%。
陶寧的談判經驗豐富,再加上雙方利益所求一致,為此這次的談判相當輕鬆,只花了三天時間,還不用熬夜加班。
由於金融危機,把發行股票的故事講好的難度遠遠超過以往。
陶寧繼續感慨道:“資本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見投資者,少說一句多說一句無所謂。但那時完全不一樣,市場行情越不好投資者越挑剔。大家都沒有退路,萬一……對投行、對企業來講都是巨大的傷害。”
對美唐集團來說,“工業特種鋼型材的領頭羊”是當仁不讓的概念,接著由專業人員花時間找行業資料,然後開始編講故事。
在國內交通運輸這一塊,大多數鋼型材產品依賴進口,保守的預測,大概七八成是進口,而美唐集團的產品替代的是國產貨20%多里面的一半,也就是說他們的市場佔有百分之十幾,這意味著他們增長空間很大。
相對於進口的產品,美唐集團的產品價格是人家的五折、六折,充滿著價格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在國內專做工業鋼型材,又做的這麼大規模的企業僅此美唐一家;另外,國家提倡多用國內產品,提高國有化率。所以客戶都在往這方向走,而且國內真正能提供較高難度、高技術的產品又只有美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