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多高調的富家子弟相比,徐寧華顯得很低調,很少被拍到與香車美女為伴,他沒有出入豪華會所和夜店,他熱愛的事情是創業。

徐寧華從國外讀完大學回國後,便創辦了自己的廣濟建設公司,開始了創業之路。雖說是自立門戶,但並沒有完全離開父親的幫助。

廣濟建設公司主營業務是機電設施、電力裝置、工程施工和室內外裝修裝飾等,作為實力地產的重要合作承建商,廣濟建設公司先後承接了實力地產多個住宅小區和甲級寫字樓的建造和裝修業務,從中賺取了不少錢。

只是,單純給父親的實力地產公司做配套,徐寧華仍不滿足。

徐寧華在共享單車熱炒之時,他投資單車;在網際網路金融火爆之時,開始步入網際網路金融。他曾經對外表示其投資邏輯就是“尊重內心、大膽嘗試。”

後來,他還涉足煤礦、娛樂、餐飲、智慧家居等行業。

徐寧華搞了一大堆產業,有燒錢的也有賺錢的,只是賺錢的專案遠不如燒錢的多。比如他投資單車,就賠了近5億元。

後來看到投資實在不行,徐寧華最終成立了理念地產公司,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民間稱,這是徐寧華和徐經洪二父子打擂臺。

徐紀洪則在不同場合一直a表示;“父子互不干涉、各賺各的錢。”

其實,若是沒有父輩的鋪墊,徐寧華可能還要多走一些彎路。

不過,老子始終沒有放下兒子,理念地產公司從實力地產的大本營開始佈局,於是理念地產成為了一個翻版的“小實力”。

當時還有一些實力地產公司的高管坐鎮理念地產公司幫助徐寧華進行開發與銷售。

初戰告捷,在當年的新春大會上,徐寧華信心爆棚,大膽地提出增加非實力公司的業務,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理念地產的口號。

為了實現自己提出的口號,理念地產公司豪擲20億元拿地,儘管並非是在金溫市的核心城區進行開發,但不到半年在同一區域拿下四個地塊,讓理念地產集團這家小房企迅速走進大眾視野。

二年前,理念地產集團公司向國家相關部門遞交了招股書。

由於種種原因,理念地產公司的上市計劃衝關失敗,“翻版實力”最終沒能上市。

上市籌資失敗,理念地產公司此前存在的各種問題終於藏不住了,原先加入的公司高管看不到公司的前途陸續辭職,再加上公司激進拿地、債務壓身,籌錢越來越難。

而籌資困難的話,一切開發與銷售活動不得不停滯下來,而沒有銷售就沒有資金回籠,拖欠材料供應商和建築商的錢款越來越多。

在這種背景下,便發生了商票爆雷事件,從而導致材料供應商不肯再發貨、建築商開始停工。

在開始的時候,大家指望子債父償,畢竟徐寧華的父親徐紀洪開辦著上市公司——實力地產集團。

只是實力地產公司已無強硬實力,日子也不好過。

面對這個爛攤子,許多公司並不願意出手相幫,都擔心深陷其中。

說實話,如果在以前,陳西峰也不願意牽涉進去,畢竟風險太大。

只是,面對風雲會和五湖會的圍困,天一會的會員本來信心就不足,如果此時陳西峰對於會員發生困難視而不見,那麼更加會讓會員們感到失望,甚至萌生退會的想法。

現在為了提增會員的信心,陳西峰不得不施以援手。

經過與徐寧華一番接觸後,陳西峰知道前者主要是負債過多、槓桿過高,導致資金鍊斷裂。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真的是一分錢難倒了徐寧華。

經過實地考察,專業人員測算和雙方談判,陳西峰最終決定出資14億元買斷二個已經基本建成的小區:“金色年華”和“金色華府”。

陳西峰當然不可能只出資而沒有任何抵押物,而徐寧華也覺得同一個區域的四個小區也無法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再說,如果能拿到14億元的資金便能完全解決目前的困境。

陳西峰無意入股、徐寧華也不太願意讓陳西峰入股理念地產公司,於是雙方便達成了收購協議。

按照市值估計,這二個小區價值20億元,現在陳西峰支付14億元,相當於打了七折。

打包整體進行收購,當然不可能按照市值的價格,陳西峰提出七折的價格,並沒有趁火打劫的意思,讓徐寧華和徐紀洪心生感激。

那麼,陳西峰的麻煩來了,賣下這二個小區幹什麼呢?

如果能暢銷的話,徐寧華也不致於落難到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