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個好法說不上來,就是喝著不比姜榮收藏的那兩罈子差多少。

有點差別,也是年份上的差別。

李東忍不住誇了幾句。

許是李東的誇讚讓胡老四很得意,加上喝了點酒,胡老四就開始跟李東吹噓自己的釀酒技術如何如何。

說什麼現在酒廠裡的那些技術員,就沒幾個有真本事的,純粹在裡邊瞎湖弄。

然後又講釀酒的一些訣竅。

什麼選料、配料,制曲的講究,發酵的訣竅,蒸餾的過程。

還說想要釀出好酒來,水是最重要的。

然後指指他家院子裡那口水井,說這口井就是他們家的傳家寶。

用這口井裡的水釀出來的酒,就是不一樣。

當然,除了他家這口井之外,後邊山裡還有一處泉眼,那裡的水也很好。

胡老四正興致勃勃的說著,李東就問了他一句,有沒有想過,自己開個酒廠。

胡老四愣住了。

好半天才回過神來,苦笑著說,開酒廠的事,他當年也考慮過。

離開酒廠之後,胡老四就想著自己釀酒賣。

想當然的就以為,憑他這釀酒的手藝,買賣還能差了?

然後他就借錢買了一套裝置,開始自己釀酒。

可結果呢?

釀出來的酒,根本賣不出去。

也就附近村子裡的這些人,知道他家的手藝,才會到他這裡買點酒。

但也只是偶爾買點,大部分時間,人家還是買那些瓶裝的便宜酒。

他自己釀的酒,好是好,可成本在這裡擺著,根本便宜不了。

山裡這些人,有幾個能捨得天天喝他釀的酒?

而再遠點的地方,到外面縣城裡,則根本不認他這個酒了。

所以就造成這樣一種尷尬局面:喝得起的人不認他這個酒,認這個酒的人喝不起。

加上之後又有人把他給舉報了,無證經營,罰了一大筆錢。

最後沒掙著錢不說,還欠了一屁股債,乾脆就不幹了,老老實實的種地。

胡老四把這些事簡單跟李東一說。

又跟李東說,現在這些酒廠,都是直接勾兌的,很便宜。

像他這種自釀酒,價格上就比不過人家。

所以,也就自己釀點自己喝罷了,想指著這個掙錢,太難了。

以前還講究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不行了,時代不一樣了。

李東微微一笑說,他覺得這個酒很好。

不比國酒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