虯髯大漢快速來到黿鱉精消失的地方,隨即皺著眉頭衝遠處船上眾人喊道:那水妖只是受到重創,並未死亡,此地不宜久留,你們還是及早離去

說完,他腳下一動,長袖飄飛,整個人在水面嗖嗖漂移,藉著浪花,一掠十幾丈遠,眨眼間就消失在白茫茫的水霧當中。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明知道此等人物來自道院,常晉還是生出折交的心思。

只是有些遺憾,對方來去匆匆,他連知道名字的機會都沒有。

允升,這道人氣宇不凡,好生灑脫厲害,讓人一見傾心呀。這時,身後王啟年的感慨聲音響起。

是呀常晉點點頭。

先前他關注江面戰鬥,倒是沒有注意王啟年什麼時候也來船頭的。

此等人物,我活了二十多歲,只見到兩個……王啟年又在後邊跟了句

哦?聞聽此言,常晉好奇問道,清遠兄,另一人是?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王啟年一本正經道。

清遠兄說笑了常晉這才知道他在打趣自己。

兩個人正說笑著,忽的聽到船尾處傳來一片譁然,原來是眾人圍著那獲救的漁夫詢問。

這漁夫大難不死,此刻清醒過來,跪在船尾衝著江面叩拜:小人劉鐵柱謝過恩人燕赤霞……

江水滔滔,道人早已不見蹤跡,自然聽不到他的話語。

常晉聞聽對方謝語,登時愣在船頭。

他腦海中飛快浮現出前世地球上的一個名字:燕赤霞。那人竟然叫燕赤霞

不知道此燕赤霞和彼燕赤霞到底有何關係?看他那身打扮和背後劍匣,還有灑脫的性情,倒和書中描述有幾分相似。不過……那又如何。

允升,你怎麼了?王啟年見他站在船艙門口不語,有些奇怪的問道。

沒事常晉搖搖頭。處在這方世界,糾結一個名字根本沒有意義。

這場風雨來得迅速,去得也快,半個時辰後風停雨歇,紅日從雲中探出腦袋,在水面鋪撒下千萬塊金子。

多了平湖龍王一事,整個船隊行舟小心翼翼。不過隨後半日一直平淡無事,傍晚時分船隊在一處碼頭停下。

常晉和王啟年商議了一下,索性給船老大打聲招呼,棄舟登岸,步行朝潁州臥虎府城方向趕去。其時春天已過,進入夏日,天氣漸漸炎熱。再加上昨天下了場暴雨,官道泥濘,趕路的行人寥寥無幾。

兩人沿著官道走了一天,也不過三十餘里路。等第二天,太陽高照,官道才變得於爽,路上行人也多了不少。

因天氣太熱,兩人行進速度並不快。放眼望去,兩旁田間有不少農人在忙碌,他們臉上盡是菜色,衣服也破破爛爛。甚至有幾個歲的孩童還光著身子在地頭水溝中摸魚捉蝦。

這裡的百姓,和通衢縣治下遠沒有可比性。

常晉從趙知縣那裡看過朝廷邸報,去歲青華州洪大功叛亂,雖未波及到潁州。但是潁州去年也遭遇大旱,境內很多百姓人家揭不開鍋,有數股山賊趁機作亂,脅從者甚重。

他們一路走來,仍能夠看到不少人家房屋帶有燒燬的痕跡。

這情景,讓一向大大咧咧的王啟年也忍不住嘆息。

千古興亡多少事,百姓皆苦。

又朝前行出數里,一個小鎮遙遙在望。

他們打算快趕幾步,進入村鎮喝幾杯涼茶,好好歇息歇息。哪知道沒等動身,卻看到一個大漢站在不遠處地頭手持銅鑼高呼。在他身後還有位手持柺杖披頭散髮的老嫗。老嫗身穿緞裝,明顯和地裡的農人不同。

鏘鏘鏘……大漢喊了幾聲後,手中銅鑼使勁敲打起來。

那些在田間勞作的百姓聽到銅鑼聲,紛紛拿起鋤頭、鐮刀,快步朝老嫗聚去。不單他們,連水溝中捉魚的孩子也慌忙跑上岸,跟上大部隊。

老嫗打頭,手提銅鑼的大漢緊跟身後,邊走邊敲動銅鑼。

〖∷∷∷〗

&nbsp.coM 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