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嫗經過之處,不時有農人加入隊伍當中,連官道上也有些行人跟了上來。片刻,那隊伍中便湊有上百人。浩浩蕩蕩,氣勢駭人。

允升,這是怎麼回事兒?見大部隊漸漸遠去,王啟年詫異的問。

我也不知常晉搖了搖頭,咱們跟上去,找個人問問。

兩人又朝前走出半里多路,看到一個衣衫破爛頭髮花白的膨急匆匆從田間奔出,他身後還跟這個半大的小子,應該是爺孫倆兒。

那老年膨邊跑邊口中抱怨:都是你小子,那麼大的銅鑼聲都沒有聽到,現在晚了吧,希望祖奶奶不會怪罪……

看他們的樣子,應該也是要跟上大部隊的。待兩人經過身邊時,常晉行禮道:老丈有禮了,這農忙時節,你不在田間於活,準備去於什麼呀。

啊……那老頭根本沒想到這書生打扮的陌生人會衝自己說話,微愣一下。

我們跟著祖奶奶去搗毀土地廟……讓人們別再給土地上香……沒等老漢回答,旁邊那半大的小子已經從身後探出腦袋道。

什麼?這下該常晉吃驚,你們為什麼要搗毀土地廟?

土地是邪神,不管我們老百姓死活,大旱的時候根本沒有顯靈。現在我們改信來世尊者大仙。大仙很靈的,去年我生病了,爺爺給我在大仙廟裡求了碗符水,我喝下去就好了。孩童也不怕生,巴拉巴拉把前因後果說出。

什麼來世尊者,分明是……王啟年在旁邊聽得不忿,開口道。

話剛說一半,就被常晉拉住。他看的清楚,眼前這對爺孫對那個所謂的來世尊者大仙很信服,近乎痴迷。如果王啟年口中詆譭神靈,只要這爺孫喊一嗓子,說不定會惹來先前那些百姓圍攻。

事情未明之前,沒必要惹麻煩。

多謝兩位釋惑常晉再次行禮。

嗯沒什麼膨有些侷促的點了點頭,急忙拉著孫子離開。

荒唐等那爺孫二人遠去,王啟年很是不平的說道:什麼來世尊者大仙,根本沒聽過,分明是不知哪路來的邪神。土地好歹也是官府認可的正神……他們不拜正神反求邪神草頭神庇護,實在是荒謬之極。

常晉搖搖頭不語,聖人早有言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每當天災,亂世將起,這種邪神淫祭就會層出不窮。百姓被稍加鼓動,就會自願詭香火念力,供其驅使。

甚至隨便編一個神靈,也有人信奉。

比如去年洪大功起事叛亂前,就曾帶人事先在河灘上掩埋一個獨眼石像,而後當中眾人面挖出在河中挖出祭拜,還編什麼歌謠,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大河天下反。

像王啟年所言,這來世尊者以前從未聽聞,十有是野神。這種神靈為了提高境界,只會瘋狂汲取詭人家的氣運。凡人運衰輕則敗家,重則滅族,實在不可取。

不知來世尊者到底何德何能,惹來那麼多人信奉。

允升,我們跟上看看王啟年先前覺得燥熱無比,有了此事,也顧不上喊熱。

也好常晉也想看看那來世尊者到底什麼路子,便開口同意。

兩人繞過小鎮,直接來到鎮北一處高崗附近,遠遠便看到有座土地廟矗立在土崗上,先前那些農人在老嫗的帶領下,緊緊圍在廟宇前。神靈土地分為三六九等,廟宇也各不相同。像這種鄉間土地雖有敕符,但只是細微小神,廟宇大多窄小,神力也有限。動手,大家都動手,搗毀了這土地廟,咱們都能得到來世尊者的保佑。不等他們靠近,便聽到那位披頭散髮的老嫗揮動柺杖,口中大叫連連。

眾人來時路上神色激動,真到土地廟前,卻沒有哪個敢第一個動手毀廟。近幾百年仙神二道顯聖,凡人對神靈懷有敬畏之心。雖然經過老嫗的鼓動,一個個仍然躊躇不前。看那樣子,應該是害怕土地爺降罪下來。

神靈降罪治下,這樣例子並不少見,袁子才在《異史雜記》中就曾記載過

說是本朝洪光年間有位姓唐名繼武的太史,少時氣直磊落,膽即最豪。說白了,就是傻大膽,天不怕地不怕。

這唐太史七八歲的時候跟隨表哥去一間荒廢的廟宇內遊玩,看到殿中詭泥塑瞪著碩大的琉璃眼閃閃發著熒光,非常漂亮。唐太史看過後心中很喜愛,就偷偷用手指把琉璃眼球摳挖掉,藏在懷中帶回家。

哪知道剛回家不久,表哥突然發起病,口中大喊大叫:我與你無冤無仇,為什麼要挖我的眼睛

叫聲淒厲,久久不止。

眾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正納悶之際,太史戰戰兢兢說出自己曾在廟裡摳挖泥鬼眼珠,帶回家中。

明白原委,有家人急忙焚香祭告,說孝子年幼無知,戲耍的時候無意傷到神靈眼睛。現在立刻奉還。

那神靈得到答覆,這才借表哥之口道:既如此,我去也說完,昏厥倒在地上,過了很長時間才甦醒過來。

家人圍著太史表哥詢問剛才都說了什麼,此人茫然不知。

後來眾人將那兩枚琉璃眼珠重新安放在泥塑眼中,事情方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