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是試帖詩……府試三天時間,不過和縣試一樣,考生可以提前交卷,而且越早越好。知府大人守在考場,前十幾人當場閱卷,只要看你的文章順眼了,當場就可以將你錄取,倒是省的在裡邊三天煎熬。如果第一天沒有寫完,考生必須在考棚內過夜。當然,衙役會送來棉被。

常晉沒有在裡邊待夠三日的打算,寫完後檢查一遍,確認沒有遺漏,就擱筆閉目養神,靜聽考棚內的聲音。

大約等了半個時辰,才聽到考棚中有鈴聲響動,看樣子已經有考生迫不及待想要交卷了。

常晉忍耐片刻,待鈴聲響了兩次,這才將身旁小鈴拉動。聽到動靜,很快有兩個衙役過來糊名,將考卷放入木匣內,檢查過座位上沒有任何遺留後,才帶著常晉去往監考堂。

萬山府知府名叫劉青城,身量不高,略顯清瘦,頷下三綹長髯,目光甚是銳利。他接過試卷後沒有立刻開啟,而是盯著常晉到:你就是通衢常允升?

學生拜見知府大人常晉恭恭敬敬的行禮,表面沒有任何異樣,心中卻有些納悶:對方看他的眼神有些熱切。

好,你的大名老夫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是青年俊才……劉知府笑著點頭。

聞聽此言,周圍坐著的幾個屬官臉色微微改變,目光緊盯著常晉。要知道知府大人先前接見的幾名考生,言語中都以本官相稱,唯獨與常允升說話時,自稱老夫。一個不明顯的細節,便看出此考生的特殊。

學生不敢當。聽對方誇獎贊成,常晉更迷糊。他可以確定自己是第一次見到劉知府,不知對方為何另眼看待。

呵呵,你且稍等片刻,待本官看完考卷再說。劉知府手捧考卷展開,上邊的小楷落筆有神,很讓人賞心悅目: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

這破題,概括精到,而且演繹頗為讓人眼前一亮,旁邊幾個屬官也暗自點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於私者也,以是人而當死生之際,吾惟見其求無慚於心焉耳,而於吾身何恤乎?此夫子為天下之無志而不仁者慨也。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變無常,而生死之所繫甚大。固有臨難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見危授命,而殺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決,而恆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於志士仁人乎

唸了一段,劉青城忍不住拍案讚道:好才

旁邊幾個屬官都是官場老手,見知府大人開口稱讚,自然也連連叫妙哉。

…是知觀志士之所為,而天下之無志者可以愧矣;觀仁人之所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劉青城一口氣讀完,而後望向幾個下屬道:如此文章,各位認為能取否?常晉參加府試,原本只報著過關的心思,並沒有刻意想要奪取案首。此刻聞聽劉知府言語,平靜無波的心中也泛出幾分喜意。能得到對方如此稱讚,看樣子案首有幾分把握了。

幾位屬官齊聲道:恭喜知府大人得此上佳門生。

哈哈劉青城聞言捋了捋鬍鬚,笑看著常晉。

接下來該怎麼辦,根本不用屬官提示,常晉立刻行大禮道:學生謝過恩師。

好,你先下去吧劉知府擺擺手道。這番應對耽擱時間不短,下邊還有幾人等待。

見常晉出門,外邊幾位考生看他的目光都是羨慕嫉妒恨。剛才在門口,他們也聽到殿內的笑聲,顯然知府大人對此人很滿意。

待出了龍門,常晉仍然一頭霧水,不知道劉知府為何對他另眼看待。

莫非也是神筆的功效不成……常晉想了想又搖頭。先前在殿中應對時,他曾偷偷檢視過劉知府的氣運,青色當中有一方官印懸起,煌煌如柱。處在文氣鼎盛之處,尋常道法根本無法壓制。

此時太陽偏西,曬在人身上有種輕鬆自在的感覺,對面街道上,不少考生的家人已經在翹首等待。常晉朝人群中看去,發現小松衝自己招手。

待他走近,立刻有人攔下詢問這次府試考題難不難。

只要熟讀《四書》,過關應該不算難。常晉當然能夠理解這些人患得患失的心理,開口回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我家公子很有才學,這次一定過關。那人並未聽明白常晉話中的意思,雙手作揖道。

常晉和小松站在街道旁耐心等待,期間不斷有考生出來。幾乎每次有人出來,那老僕都會上前詢問,而後口中一番祈禱。這讓常晉好笑不已,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外邊的人再慌張,也需要裡邊的考生給力。

直到天色將暗,龍門重新落鎖,仍不見王啟年。

看樣子,王啟年應該要在考棚裡過夜了。

〖∷∷∷〗

&nbsp.coM 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