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把目光都投向了院外,期待著金氏兄弟中的老三出現。

幾個小時後,金氏兄弟中的老三金銀建也風塵僕僕地趕回來。

他把一個灰色蛇皮袋子交到朱曉華手中,裡面是幾個長槍短炮似的鏡頭。

這幾組鏡頭是他託人從天文臺買回來的,只付了訂金,他承諾對方,如果呼叫合格則付剩餘的錢款,如果無法使用則退還給對方。

朱曉華開啟袋子,從裡面取出兩根長筒狀的鏡頭。

這些個鏡頭長約半米,內部層層疊疊全是鏡片,泛著明亮的玻璃光澤。

這些學生看到長筒狀的鏡頭,說:“十幾個鏡片組成的鏡頭,就應該像這樣的。它才是教授心目中最佳的相機鏡頭!”

其他人均想,這次總算找對了。原來,這個巨型相機的鏡頭不只有兩片,而是很多個兩片組合在一起,看上去像炮筒狀。

朱曉華看到這個鏡頭,卻高興不起來。

這沉甸甸的鏡頭尺寸約五厘米,只有巨型拍即得相機尺寸的一半大小。他拿著鏡頭到巨型拍即得相機前比劃了兩下,鏡頭穿膛而過毫無阻礙。

有學生打趣說:“這個長筒鏡頭放到裡面當子彈還差不多。”

彼時,拍即得風箱前端的窟窿正斜斜朝著天空,長筒鏡頭從尾部裝入,儼然像炮彈上膛,可以毫無阻礙地越過長長風箱內部,再從前端穿出。

朱曉華端起長筒鏡頭瞄了瞄,遠處的景物清晰可辨。轉動鏡頭上的旋扭,連對面暗房裡晾曬的照片都能清晰認出。

朱曉華讚歎道:“這個長筒鏡頭質量真不錯,只可惜尺寸小了點。”

他拿著這個長筒鏡頭有點愛不釋手,除過尺寸之外,它基本已經完美符合要求。

這兩個長筒鏡頭是從天文臺老舊的望遠鏡上拆卸下來的,價格不菲。

拍照清晰度自然沒話說。

而且它鏡片很多,遠近可調,用來拍太空,拍天上的星星、月亮也是綽綽有餘。

小丁等人得知這兩個鏡頭是從天文望遠鏡上拆卸下來的,又見朱哥對它愛不釋手,都勸朱曉華留下。

這幾個學生也說:“如果是天文望遠鏡的鏡頭,質量自然沒話說。只要稍作改動便能當相機鏡頭使。”

朱曉華瞧了瞧風箱上黑洞洞的窟窿,若要使用這兩個長筒鏡頭,就必須把風箱的窟窿縮小一半。

有一名學生爬上風箱前端的窟窿,找來泡沫和膠帶把窟窿填滿,縮小。而後從朱曉華手裡接過鏡頭,塞入縮小後的窟窿,“咯咚”一聲固定住,大小剛剛好。

緊接著,朱曉華又夥同另兩名學生從風箱尾部裝入另一根長筒。

兩根長筒鏡頭裝入,他站在鏡頭後調了調,遠近可調,對面的房屋、樹木歷歷在目。

學生們禁不住讚歎道:“這下鏡頭的問題就解決了。”

“鏡頭有了,剩下的進度就會很快。”

“雖然比教授設計的尺寸小了點,但其他的很完美,還是天文望遠鏡的鏡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