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華答:“我是照相館的老闆。”

工作人員雙眼頓時放光,不過光芒很快黯淡下去,停了一會,說:“這樣啊,那照相館被封之後,就是什麼都不會唄。”

這人在紙上抄抄寫寫,而後向院外走去。臨走時又加了句:“你們最好把身份證都儘快辦了,特別是這兩位女士,對你們自己有好處。”

然後他又掃視了朱曉華和唐一民,一臉嫌棄地走遠。

等這人走遠後,唐一民說:“他們摸查身份證就摸查身份證唄,用得著這麼多管閒事。我們好好的,怎麼就成了無業了?”

朱曉華沒有吭聲。

他覺得這兩人也沒說錯,如果照相館就此停掉,不管他們以前是什麼身份,他們都將是無業。

目前個體戶的執照沒有被吊銷,朱曉華覺得有必要爭取一下,讓照相館儘快恢復正常。

午後,四人正在院子裡休息,忽然聽到外面的街上傳來吵鬧聲。

有人拉住過往的行人問:“這照相館怎麼了,怎麼關門了?”

聲音清亮,是一個年輕女孩的聲音。

路過的人搖搖頭,表示不知情。

朱曉華聽這聲音有幾分耳熟,他走出後院,在大門口見到了來人。

來人穿著一身休閒衣裙,圓圓的額頭,梳著馬尾巴,看上去很苗條。

這人正是朱曉華在鄭城碰到的那個女記者。

說來,他還得感謝她的幫忙,是她讓自己順利賣掉金條,買到第一批膠捲。

跟在她身邊的,還有一對年長的夫婦。其中女的頭髮已經蒼白。這兩人正是邵教授夫婦。

朱曉華上前,答:“歡迎你們來參觀,只是現在照相館碰到了點問題,暫時休整,只能站在外面看了。”

錢麗儀認出了朱曉華。

錢麗儀說:“我送老師回洛城,他們二老惦記著你的照相館,想知道你當時從鄭城拉回來的那一車膠捲後來怎麼樣,便順道過來看看。”

朱曉華尷尬一笑:“讓你們看到我不堪的一幕了。其實也沒多大的人,不知道是什麼人,因為什麼原因就突然小題大作,前來封館。我想,這些人多半是嫉妒我們照相館拍證件照發財了吧。”

邵教授夫婦頗為意外,他們本以為照相館經營困難,才會被封停。沒想到卻是因為經營得太好。

錢麗儀倒不覺得意外,她抬頭瞧著門頭上那兩個碩大的“海鷗照相館”字樣,心中不由得怦然心動。心想,這種情況,跟報紙上的一模一樣。

這段時間,她也經常關注洛城的動向。

早都聽說了海鷗照相館的事蹟,說他們發明了藝術照,革新了旅遊生活照,還第一個為全洛城人提供證*件照拍照服務。

席捲全城的辦證風潮中,還得多虧他們照相館助力,才能讓政策如此迅速、徹底地推進。

整個洛城三十萬從口,已經有二十多萬辦理了第一代身份證,是其他城市的數倍之多。

而且響應號召的速度也是最快、最及時的……

上級領導們提到洛城時,都是讚不絕口,很多官員都想到洛城來實地參觀、學習先進經驗,想跟洛城市市長學習推新新政策的秘訣……

她卻沒想到,洛城市大名鼎鼎的海鷗照相館,經營者正是朱曉華。